11月22日,由新华网客户端、中国质量报刊社·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举行。北京市西郊农工商总公司董事长王海清作为企业代表发表主题演讲。
北京市西郊农工商总公司董事长王海清
王海清介绍,北京上庄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位于海淀区最北端,拥有海淀区最为丰富的农用土地资源并保留16个自然村落,种植着1400亩左右的京西稻,占全区京西稻总种植面积的70%,不同于其他种植点位更侧重于景观功能,这里的京西稻田都是生产田,每年要产出近80万斤的优质稻米。2015年,基地的京西稻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王海清表示,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农业在大都市中心城区是稀缺资源,是城市居民“看乡景”“品乡味”“享乡俗”“忆乡愁”“寻童趣”“促食育”“提升全民大健康认知”的向往之地,上庄镇拥有河湖林田与乡村聚落紧密融合的独特生态优势,这为打造特色新型城市形态奠定良好基础。目前,上庄京西稻正在探索关联产业跨界融合以及数字化智慧化生产等新领域。上庄在完善农田补偿机制和全镇利益平衡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农地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推进农业用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相应的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布局和培育电商主体,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主动对接海淀区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打造智慧农业小镇,支持中国农业大学上庄试验站、海淀区组培室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推进数字农业建设,打造数字农业场景化应用示范基地;发挥农业面积大、种植种类多优势,布局一批智慧果园、智慧农园、智慧菜园等集群,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整体形象。
上庄镇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和科技力量,规划建设北京上庄现代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工程产业园示范区。王海清强调,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先进科技力量、中医药文化传承、农业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项目,助力海淀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上庄镇是海淀的生态保护区,也是“京西稻”的保护地。如今,上庄镇顺应信息技术潮流,用数字化农业产业模式记录现代循环农业全过程,将科技和农业融合,创立“全民食育标准”,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