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至21日,科教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第十九届科教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在浙江省嘉兴市举办。
本次研讨会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科技部战略规划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支持下,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承办,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干部李金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世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委常委、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曹惠明分别致辞。
李金城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在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过程中,加快新工科建设、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是重要支撑。他介绍了近年来高等教育战线体系化推进新工科建设,在强化理念性改革、结构化改革和要素式改革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并期待研讨会为科教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高价值的思路与策略。
李楠指出,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系统性创新。他分析了我国在教育、科技和人才方面的现状与挑战,强调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原始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上仍有差距,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认识和理解有待深入,学术环境的公平竞争和自由有待提升。他认为,改革必须聚焦实际问题,呼吁加强与一流高校的合作,共同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的研究,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
朱世强表示,浙江大学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探索与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与高质量发展。他介绍了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进展,并表示学校将继续与各界合作,共同构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教创新体系,为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曹惠明介绍了嘉善的区位优势和科技发展战略,强调嘉善依托高能级创新平台与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合作,持续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教科人一体化改革,吸引更多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创业人才落地嘉善。
在12月20日的主论坛上,与会专家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科产教融合、推动培养适应智能化社会和未来技术挑战的卓越工程师、深化校企合作教育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开展了15个大会主题报告。大会共设“未来工程师培养的全球经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数智时代科产教融合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4个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上述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