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7家上市航司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春秋航空、吉祥航空、海航控股和华夏航空实现盈利,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仍未扭亏。为何会出现业绩分化,旅游热对航司业绩产生了哪些影响?面对即将到来的暑期旅游旺季,航司的市场策略有哪些变化?
业绩分化明显
今年一季度,春秋航空以6.8亿元的净利润继续领跑国内航司,不过,这一数字同比下降了16.4%。7家上市航司中唯一实现同比利润增长的是华夏航空,净赚0.82亿元,同比增长232%,扭转上年同期亏损局面。
有业者提出,下沉市场与成本管控是业绩变化的关键,而春秋、华夏等均主攻国内热门航线(比如旅游城市、二三线城市),需求稳定,票价有保障。
华夏航空作为支线航司,受益于下沉市场的旅行需求释放,一季度运力投放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通过加密支线航班,客座率显著提升,这也是其实现盈利的关键。
春秋航空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在成本精细化管控方面取得进展,部署AI工具,助力管理效能提升、单位成本下降,收入水平稳定合理提升,这将有助于公司在未来更好地应对挑战。根据春秋航空发布的4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告,其共运营131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A320是窄体机,调度灵活、成本更低。有业者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对成本的控制能力是保持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
此外,春秋航空行李托运、客舱餐饮等辅助业务收入去年达到10.3亿元。春秋航空还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到,去年春节期间出行需求创历史新高,“探亲+旅游”的模式推高了整个春节出游热度。二季度之后,国内市场表现为“旺季更旺、淡季有压力”,暑运和长假需求端表现可圈可点,这都是春秋航空增长的亮点。
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一季度分别亏损20.44亿元、9.95亿元、7.47亿元。根据南方航空一季度财报,本报告期业绩同比下降主要是受旅客结构变化、高铁冲击、全球供应链紧张等因素影响。有业者分析称,航空市场整体竞争加剧也是导致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近期更多尝试
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航司纷纷调整经营策略,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部分航司与机场集团开展合作,比如虹桥机场联合首都机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试行推出往返上海虹桥和北京首都机场的快线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即允许旅客将一张由一家航空公司(原承运航司)开具的机票,改签成另一家航空公司(新承运航司)的机票。业内普遍认为,这种尝试核心是通过航班时刻资源共享,推动行业从竞争转向协同,为旅客提供无缝衔接的出行体验,将有效吸引时间敏感型旅客回归。
有业者分析,打通跨航司签转服务的航线大多是商务干线,这是因为商务干线旅客需求量大、航班频率高,可靠性更高,签转服务便于旅客在航班延误或取消时迅速调整行程,减少因航班变动带来的不便。另外,签转服务还可以提高航班的利用率,降低座位闲置率,增加航司经济效益。
收益管理的精细化成为航司的另一个突破口。第二季度起,航司收紧低效运力投放,提升旺季票价。五一假期民航运输量创新高,热门航线客座率近满座。根据航班管家的数据,五一假期,机票票价显著回升,经济舱平均票价达779元,同比增长5.3%,较2019年增长0.4%,这让市场对即将到来的暑期增添了不少信心。东兴证券的研报判断,如果2025年行业能够在维持较高客座率的情况下压缩供给,稳住票价,对民航业盈利能力的恢复将有较大的助益。
航司的降本增效还表现在对飞机的更有效利用和服务创新上。如服务“卷”出了新花样。近期,南方航空上线机票锁价服务,即9.9元锁定72小时票价。南方航空在服务须知中注明,如果用户暂时不能确定行程,可通过购买锁价服务保留预订的行程和机票价格,以便有更充足的时间决定是否支付机票款。有业者评价,面对盈利压力的南方航空,推出锁价服务这一辅助营收的创新性尝试,并不是为了收取9.9元起的费用,而是为了增加用户购买黏性,有意将消费者引流至自身的直销渠道。
春秋航空则试水“宠物进客舱”创新服务,5月20日起,在上海—哈尔滨往返航线上进行试点,单程宠物机票定价为999元起(不含燃油费),这些尝试背后,是航司对细分市场的激烈争夺。
看好入境旅游
国际客运航班逐渐回暖,为行业注入新动能。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数据,1月至4月,中外航司执行国际客运航班周均达6428班,同比增长25.4%。其中中方航司执飞4470班,同比增长31.4%;外方航司执飞1958班,同比增长13.6%。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航班量份额稳步提高。
在240小时过境免签、购物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利好下,我国入境游市场展现出巨大增长空间。飞常准数据显示,国内航司4月在国际及地区投放运力达900万座,环比增长3.12%,同比增长20.75%。
未来,航司还可以做哪些事情?有业者判断,国际航线加速复苏,入境游或成航司新增长点。
航司纷纷加码欧美、东南亚航线布局,推动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以东航为例,其近期将陆续上新多条欧洲航线,6月16日起新开上海浦东—日内瓦航线,6月20日起新开上海浦东—米兰航线等,随着新航线的开通,东航通航欧洲的城市将达到15个。东航持续推动“航空+文旅”产业链联动,促进入境游消费增长。
市场不断变化,抓住每一次机遇也是赢得市场的关键。5月13日,海航控股董事会秘书在业绩说明会透露,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航空运输市场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将用好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五航权(中途停留权)及第七航权(完全第三国运输权)相关政策,积极开拓自贸港国际航线。同时,充分发挥主基地航司优势,为经停自贸港的全球航司提供维修,地面保障等配套服务,拓展公司盈利点。
更持久的发展也得益于供需结构的优化。华泰证券研报称,往后展望,航空业供给增速将维持较低水平,配合航司收益管理,全年收益水平有望低开高走,叠加油价同比下降,航司盈利有望持续提升。
暑期旅游旺季即将到来,客座率和机票价格的提升,有望给航司带来更高收益。但长久来看,持续的盈利还需要航司对成本、流量与创新能力的持续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