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24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走进浙大活动暨浙江大学中药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办,会议主题为“以多学科交叉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肖锋和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霄潇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浙江大学中药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浙江大学诚挚邀请与会嘉宾为学科发展建言献策,期待与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药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会上,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旭卿与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签署了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浙江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在贯彻落实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共同助推浙江大学中药学科建设迈入新阶段。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潘云鹤院士作主旨报告。潘云鹤在题为“AI+医药(智能医药)的发展方向”的报告中以系统的总结和详实的案例介绍了智能医药领域最新进展,指出AI技术已深刻改变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模式,生成式AI、大模型、多模态融合等技术有望为中医药现代研究提供新动能。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药工程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程翼宇教授围绕智慧制药前沿科技做了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中药制药工程领域发展情况以及浙江大学中药学科取得的系列成果。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教授Volker M. Lauschke和德国吕贝克大学教授Malte Spielmann分别围绕类器官及器官芯片技术、单细胞基因组等方面作学术报告。
在下午的浙江大学中药学科建设研讨会上,浙江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胡富强和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主任范骁辉分别对药学院的发展及规划和中药学科的建设进展进行了介绍。与会嘉宾热烈讨论,并对浙江大学中药学科发展提出了大量宝贵建议。
会议还举行了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转化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签约以及浙江大学百草园落成仪式,组织青委会委员参观了浙江大学校史馆及科技馆,在流体动力基础件与机电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参观学习。
来自全国三十余家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及医院的专家和浙江大学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并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