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线、打磨、粘接……指尖如舞,一双新鞋顺利入筐,56岁的唐小玲手法娴熟,制鞋正忙。“我从2021年开始在这里上班,一个月就能赚4500元。”唐小玲说,这样的工作稳定离家又近,附近村里不少和她年纪相仿的村民都在鞋企上班。
唐小玲家在浙江省诸暨市姚江镇。作为全国有名的“鞋业之乡”,姚江镇的鞋业产业有着40余年的发展历程。从过去的家庭作坊“小打小闹”,到现在200余家鞋企的同“新”共富,“一双鞋富一方百姓”的故事,40余年来一直在书写,不断开启新篇章。
姚江鞋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是当地的富民产业,也曾是诸暨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当其他地方还在为温饱问题困扰时,姚江人已凭借鞋业,租上一间店铺,办起了家庭小作坊。鼎盛时期,几乎家家户户开始做鞋或制作与做鞋用的材料,近千家鞋厂遍布整个乡镇。制鞋、卖鞋,成为姚江人主要经济来源。
但由于产品单一,再加上创新意识薄弱、竞争意识不强等原因,“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姚江鞋业一度陷入瓶颈,面临着“生产出来却卖不出去”的窘境。“利润低,还没其他工作挣得多。”诸暨市鞋业协会秘书长郭信均华回忆道,彼时,大家都不愿从事制鞋工作,姚江鞋业产业萎缩,最后鞋企只剩下100家不到。
只有求“变”求“质”,才能“破局”。从“招大引强”盯龙头到“招新引优”再突破,再到“共富工坊”添动能,姚江因地制宜,统筹做好鞋业这篇大文章,为“富民产业再富民”找到了新方向。
上海回力鞋业旗下指定区域生产商——浙江金麦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麦鞋业”)就是姚江招引回来的头部企业。招引过来后,金麦鞋业投资3亿元在姚江建设金麦休闲运动鞋(回力牌)智造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建成后预计年产值3.8亿元,可实现税收1920万元,其中一期建设即将完成,不久后便可投入使用,可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预计实现年产值2亿元。
浙江云豪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豪鞋业”)是姚江做大做强富民产业的另一家受益者。这家公司落地姚江7年,在姚江镇人民政府扶持下,已发展成一家规模企业,生产的时尚女鞋外销欧美等地。“去年我们总共生产了100多万双鞋子,今年的目标是200万双。”云豪鞋业负责人陈青松介绍,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云豪鞋业已吸引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落户姚江,为姚江注入源源不断的共富力量。
此外,姚江还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全面推进“姚鞋聚共富工坊”建设,为农村闲散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走出了一条“组织优、产业兴、集体强、群众富”的富民新路子。通过鞋业协会党总支与周边制鞋村社进行共建,加强村企联动发挥共富辐射作用,自去年建设以来,“姚鞋聚共富工坊”吸纳农村劳动力近千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
背靠鞋企,村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鞋企提供的技能培训,不断增加着员工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潜力;不断扩容的鞋企需要租赁更多厂房、仓库,姚江镇不少居民都当“包租公”“包租婆”……数据统计,2023年,姚江镇鞋业产值突破15亿元,其中4家规模企业的产值超2亿元,同比增长14.5%。28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超万人,鞋业产值已占姚江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8.3%。
一双鞋再富一方百姓。这个共富故事,还在续写。目前,姚江正在打造电商园,一楼作为姚江鞋业时尚展区,展示姚江鞋业产业形象;二三楼作为图书馆和咖啡厅,用作年轻人交流休息。
“一针一线精做活,一敲一锤巧为工,走过40多年风雨的姚江鞋,记录了姚江人艰苦的创业历程,更见证着诸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涅槃崛起的新希望。”姚江镇党委书记赵旦丹表示,在新征程上,姚江将向“上”攀登、向“新”而行,讲好共富路上的“姚江故事”。(鲁新/文 吴海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