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0日电(杨萌)12月20日,申万宏源证券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邓虎在出席活动时指出,我国ETF市场发展迅速,指数化投资已成为当今投资领域的主流趋势。据统计,我国ETF市场规模已跨越2万亿元大关,ETF自诞生以来已经快速发展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一环。
邓虎指出,近年来公募基金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投资者对公募基金透明度与可预知性的关注度,而且推动了公募基金向更加工具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ETF作为公募基金中的佼佼者,其重要性愈发凸显。ETF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投资渠道,更通过其独特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帮助投资者实现了资产的有效配置与风险管理。
他认为,我国ETF市场的发展路径与美国市场存在差异。A股ETF市场的行业主题占比已从高峰时期的超过50%显著下降至当前的18%,这一变化反映出我国投资者结构偏个人化、交易偏好明显的特征。我国ETF市场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各类ETF产品在收益性、波动率、回撤控制等方面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多样化配置需求。
邓虎表示,我国ETF市场的指数产品布局已相当完善,几乎所有可以想象的宽基指数和细分行业指数都已有相应的ETF产品与之对应。不过当前的指数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谈到美国ETF市场的借鉴意义,邓虎表示,在美国市场上,ETF的集中度较高,前三大管理人的规模占比超过75%,前十大管理人的占比更是高达90%以上。在宽基等指数品种上,先发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早期的优势宽基指数产品拉开了与后来者的差距。这一现象在中国市场也在逐步显现,加剧了基金公司的竞争压力。美国ETF市场也展示了大公司与特色管理人之间能够相互良性共存的可能性。大型公司专注于主流产品,而小型公司则通过开发特色产品来赢得市场份额。这种围绕一个标的指数如标普500的差异化布局策略,既实现了错位竞争,又丰富了宽基指数的生态圈。
邓虎说,随着我国ETF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ETF市场的每一轮快速发展都对应着特定类型的投资需求。当前,不同风格的宽基指数因风格独特、衍生品丰富、配置价值凸显等优势而备受投资者青睐,产品规模持续攀升。管理人不断挖掘新的宽基指数品种以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推动了ETF市场的持续繁荣发展。
展望未来,邓虎认为,指数开发的下一步突破点可能在于提升投资者的收益获得感。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增加和个人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日益重视,传统的高波动品种可能不再受到市场追捧。个人投资者在经历了行业主题ETF的波动后,可能会转向更加稳健、收益获得感更强的产品,如价值、红利、低波动等品种。同时,成长、动量等因子也可以与这些因子相结合,以进一步提升投资收益。这一趋势将为ETF市场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