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养老保险受托业务总部副总经理、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曾宪才
新华网博鳌12月4日电(王蓓蓓)12月2日至4日,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系列活动在海南博鳌举行。其中,以“发展养老金融 守护金色年华”为主题的金融平行论坛于3日举行。长江养老保险受托业务总部副总经理、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曾宪才出席论坛时指出,养老金强调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既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更是实体产业发展的重要融资来源。
曾宪才认为,实现专业的养老资金管理,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方面关系:
首先是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之间的关系,要求在一定收益期内,既要确保获得稳定的绝对收益,努力战胜通胀,还要超越基准,获得相对收益,总体上要实现绝对收益之上的相对收益。
其次是长期增值和短期市场的关系。既要立足长期资金属性,争取长期稳定增值,也要把握短期市场波动,实现每一年、每个委托期收益目标与长期投资目标的平衡。
三是投资收益和风险控制的关系。既要考虑收益,更要注重风险,尤其是对投资波动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控制,保证养老金管理安全。
曾宪才说:“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作为长期资金,养老金首先要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即针对一定收益目标,立足大类资产配置原则,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金融市场和有关情形变化,确定大类资产配置方案,为后续的具体投资提供基本框架。”
此外,他还表示,当前我国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有待丰富并创新优化。总的来看,养老金融产品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收益稳健,要符合养老资金特点,保证稳定的绝对收益,减少波动;二是支付灵活,在资金长期运行基础上,提供更多更灵活的领取方式,增强产品生命周期和个人资金需求之间的匹配性;三是服务系统,即聚焦养老服务需求,实现养老理财产品和康养服务的有机结合。
现阶段,养老金融产品形态较多,但养老属性特征还不够明显,后续需进一步改进完善。首先,在收益上,把握资本市场变化,进一步提升业绩,用良好收益增强产品吸引力。其次,在类型上,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专业禀赋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养老属性和特点的储蓄、基金、保险和理财等金融产品,满足客户不同养老投资需求。第三,在服务上,将收益稳定的金融产品与优质高效的康养服务供给相衔接作为作为创新方向,共同构建“金融产品+康养服务”的养老生态。
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系列活动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网、新华社海南分社主办,以“改革新蓝图 发展新动能”为主题,设置主论坛和科技、健康、文化、汽车、金融、新消费等分论坛以及多场专场活动。企业家博鳌论坛自2016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九届。历届论坛议题设置前沿务实,与会企业家、专家学者众多,积极分享经验、建言献策、共话发展,富有专业性、针对性、建设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被誉为企业界的年度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