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记!来吃个橙子噻!”“不了不了,生意蛮好噻!”在四川天府新区万安街道城南坡社区,“兵支书”吴大燚路过水果店时被店主热情招呼进去坐坐,看着门口刚刚挂上的“拥军门店”标识,他脸上写满了笑容。
城南坡社区道路两旁随处可见介绍英模事迹和双拥故事的宣传栏,各类“拥军门店”亮出金色招牌,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
↑“全国双拥模范城”成都
像这样的服务,遍布成都。这些年来,全市各个地区开设1000余个“实体+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超市,2000余家企业入驻提供服务,在金融、医疗、通讯等领域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专属优惠;社会化拥军广泛深入,成立市县两级24个爱国拥军社会组织,吸纳1300余个会员单位参与,持续开展“暖冬行动”等系列拥军活动,完成拥军公益项目170余个,惠及35万余人次。
行走在成都市区,双拥文化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在城市建设进程中,成都将国防和双拥元素融入公园城市建设,打造四川天府新区拥军桥、锦江区双拥主题公园、青羊区成飞航空教育基地等宣教阵地60余个,在交通枢纽、大型商圈等设置双拥宣传点位3000余处。
↑四川天府新区万安街道城南坡社区
2025年1月13日下午,成都春熙路广场中央的户外3D大屏上,海军成都舰身影赫然出现。“沧海茫茫,心潮激荡,我们的战舰乘风破浪……”广场上,身着礼服的成都市退役军人合唱团成员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一场演唱《光荣,成都舰》的快闪活动拉开帷幕。经过网络传播,活动迅速成为成都当地热门话题。
成都三十六中、天府三中、龙泉四小等中小学创新开设国防教育特色课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双流区棠湖中学分别开设空军、海军航空实验班,为部队培养输送高素质飞行人才。全市63所中小学被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
“我们全力解决‘军人安置、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官兵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了随军家属积分安置办法、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持续举办了随军未就业家属专场招聘会,多措并举,助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成都市双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全国率先成立“成都市高校促进退役军人工作联合会”,校地联动助力高校退役大学生人才培养。
近年来,成都大力挖掘退役军人人力人才优势,建立成都市退役军人网络学院,培育“戎才军匠”4500余名;打造“戎才荟”招聘品牌,组织900余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87万余个;依托“川字号”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打造“戎品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公共品牌,建立退役军人专属就业创业新模式。(王栋)
策划:柳 刚 李学勇 周 勇
李砺寒 倪光辉 李杨俊
统筹:刘 新 王逸涛 孙振中
蓝顺华 李 林 龙 玮
记者:王逸涛 刘 芳
李 杰 王 慧
协调:李 杰 王 栋 刘 学
钟建军 孙书伦 蒲 倩
摄像:苏 攀 漆 晏 苏 珊
李嘉城 龙 飞 何清松
录音:马 接 汪 波
灯光:郭家宽 谭建军
郭 飞 何文海 王吉锐
后期:陈 荣 孙书伦 谢 嘉
设计:孙丰晓 陈 渝
感谢为本视频提供素材的各参与单位
指导
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鸣谢
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出品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
二〇二五年三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