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词作者:苏轼
撰稿:冯倾城
诵读赏析:吴俊全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点击收看·
【赏析】
全词借古抒怀,气势磅礴,境界宏大,笔力超凡,开创了豪放词的新气象,被誉为“古今绝唱”。
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今四川眉山人。嘉祐进士。曾任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晚年贬谪惠州、儋州。后赦还,途中病死常州,享年六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诗、词、文俱佳,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以诗入词”,一变宋词之柔媚绮靡,开豪放一派,清奇雄健,气象恢宏,正如南宋刘辰翁所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著述甚丰,有《东坡七集》《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念奴娇》,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一位名叫念奴的歌伎,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等。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十句四仄韵。另有十一种变体。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夏,被贬谪黄州的苏轼到文赤壁游玩,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此词写景、咏史、议论、抒情,一气呵成,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赤壁词》等。
上片通过刻画长江逝水的沧桑,拉开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的帷幕,迎来了三国名将周瑜。水向东流,亘古不变,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却像长江后浪推前浪般不断更替。乱石飞腾,白浪翻涌,仿如一层又一层壮观圣洁、铺天盖地而来的雪花。词人此刻心潮起伏,激荡的情思随着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驰骋在如诗如画的山川形胜。
下片追慕足智多谋的周瑜,以美人映衬英雄的丰姿勃发,又以书生的倜傥儒雅彰显赤壁之战那樯倾楫摧、烈焰滔天的惊心动魄。词人抚杯怀古,想到史上文韬武略的人物尽随风而逝,而自己亦年迈体衰,报国无门,只能苦笑自嘲。顿感人生如梦,胸襟旷达的词人,不禁邀请大江、明月,共饮数杯。
全词借古抒怀,气势磅礴,境界宏大,笔力超凡,一洗北宋词坛婉约词缠绵萎靡的词风,开创了豪放词的新气象,被誉为“古今绝唱”。
撰稿:冯倾城,清华博士,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澳门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澳门中华诗词》主编。曾获中国古典诗词佳作奖,入选《中华诗词》吟坛百家。
诵读赏析:吴俊全,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配音艺术家,在数百部中外电影、上千部(集)电视剧中用语言塑造了众多经典声音形象,在《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等史诗影片中用方言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等配音。
主创人员名单
总策划:沈蓓莉、范卫平
策划:黄炜、陈爱民、黎刚、孙巍、王秋、李秀磊、林云
统筹:胡银芳、高建荣、毛蓉蓉、常烨
撰稿:王贺、冯倾城、刘先琴、江合友、李让眉、肖亚男、陈才智、陈骥、蒙曼、路英勇、樊令(按姓氏笔画为序)
监制:钱宇、刘莹、王洋、杨隽、张宝玉
多媒体公众号主编:洪博
融媒体:白钢、天时、雷杨、马鹏、宋扬、朱伟雄、高磊、李林、权敬、刘强、陈静、徐林、常炯辉、黄俊
文字编辑:张冉、高玮齐、王雅卿
美术编辑:孙文君
音视频制作:北京京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