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在北京大兴机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援疆教师杨澜,圆满完成所有既定对口支援新疆任务,载誉而归。校党委副书记徐芳随市教委考核组入疆对援疆教师进行期满考核结束,也于当日同航班返京。校团委书记胡文,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韩静,原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干部,文化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朱红霞一行到现场迎接。
杨澜,校团委副书记,2022年7月在中组部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中支援建设和田师范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兼任对口支援学校团委副书记。获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首经贸“优秀共产党员”、“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
北京高校组团式教育援疆团队
杨澜,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援疆以来,她与北京市属兄弟高校的8位老师一起,作为中组部组团式教育援疆人才来到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理论课教师,兼任校团委副书记。援疆以来,她用三尺讲台凝心聚力带氛围,筑牢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用一面团旗凝聚新疆各民族青年,努力绘好同心圆,积极筑牢“根”和“魂”。
自入疆工作以来,杨澜紧紧围绕做“一粒种子”的初心与使命,先后为受援学校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累计完成教学工作量720.8课时,超额完成288.8课时,覆盖当地各民族学生各专业学生1000余人。她以“维护民族团结,放飞青春梦想”为题讲授全校实践讨论示范公开课1次;以“弘扬中国精神”为题讲授全校理论公开课1次;代表学校参加和田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会,以“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为题,为全地区中小学思政教师做示范公开课。
杨澜时刻注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日常教学中,在讲到“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章节时,她将各民族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请大家合作编排一个既能体现各民族特色又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分享汇报时,有的组先表演了民族歌舞最后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有的组带来了民族乐器,为组员演唱的中国风歌曲现场配乐等等。杨澜通过简单设计与引导,日常的思政小课堂充分烘托起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大氛围。
除了带动“小朋友”,杨澜也积极联系“大朋友”,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当地教师提高科研能力。聚焦青少年网络媒介使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后帮助当地9名教师申报自治区科研项目;协调联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共计6名教师加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审稿专家库,不断将“京和两地一家亲”理念落到实处。
援疆半年后,受援学校党委研究决定任命杨澜兼任学校团委副书记。杨澜发扬“首善、实干、团结、奉献”的北京援疆精神,服从学校党委安排,积极克服各种困难,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筑基”工程为主线,用心用情团聚各民族青年,以活动开展促进学校团委事业进步发展。
杨澜还组织举办了第一届“民族团结进步·籽籽同心圆梦”演讲大赛。除此以外,她还围绕相关主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10余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青年人在哪里,工作就要做到哪里。杨澜积极对受援学校团委微信公众号和广播站栏目进行改版,组织创建了“最美和田人”“最美和田事”专刊以及“和师专·青访”“学习进行时”“擦亮青春底色”等栏目,累计发布微信推文156篇,播出广播稿186篇。
在即将离开和田,踏上返京新征程之际,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为142名北京援疆教师举办了总结大会,表扬援疆教师在疆期间取得的成绩与付出。杨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积极贡献援疆余热,除了完成好受援学校既定的各项工作以外,还在指挥部领导的带领下,用心用情深度参与了教师工作总结视频《润心》的策划、拍摄、制作工作,以及总结大会的策划与执行工作。
谈起这次援疆经历,杨澜深情地说道,“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到师范类高校参与组团式教育援疆,是一棵树摇动一片森林,一朵云推动一个云团,一束微光点亮一方天地。感谢组织给予的宝贵锻炼机会,一段援疆路,是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是理论水平的强化提升,更是理想信念的熔炼再造。参与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我不仅收获了成长,更收获了京和两地虽远隔万里,却紧紧贴在一起的民族团结之心!”(转载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微信公众号,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