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艺术领域,灰调油画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和精神表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油画家乌兰,便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他的作品,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与欧洲油画技法巧妙结合,通过灰调展现出了诗意般的忧伤与东方情韵。
近日,新华网文化产业中心走进油画家乌兰的画展,与他展开了一场关于艺术、历史与色彩的深度对话。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华网文化产业:您的画作以其深邃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能否谈谈您是如何踏上绘画这条道路的?
乌兰:我从小就对色彩有着敏锐的感知,对绘画的热爱远超其他。油画,这一西方画种,以其丰富的材料和色彩魅力深深吸引了我。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即将西方的油画技巧与东方的审美风格相融合。
新华网文化产业:您很多作品都是圆明园主题的,您是如何与圆明园结下不解之缘的?
乌兰:选择圆明园作为创作主题,源于我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色彩的追求。圆明园的规划图和建筑遗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我试图用灰调重构它的四季轮转,通过色彩的冷暖对比,让观者在欣赏我创作的“圆明园四十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新华网文化产业:在您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大量运用灰调的处理手法,这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您表达圆明园这一主题有何特殊意义?
乌兰:灰调是我追求的一个方向,它要求色彩的饱和度和纯度降低,通过多种色彩的调和与对比,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在我看来,灰调就像是一首悠扬歌曲中的泛音,虽然不占主导,但却能给人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在绘制圆明园系列画作时,我试图通过灰调来表达那份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痕迹。
新华网文化产业:您的画作不仅色彩独特,技法也颇具创新。比如您在画作中融入了多种材料,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能否谈谈您在技法上的探索和心得?
乌兰:在绘画过程中,我始终在探索如何将材料与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的创作理念。我发现,当色彩表达准确时,其他材料和技术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因此,我在创作中更多地投入在色彩上,同时借助各种材料来丰富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
比如,在绘制“圆明园四十景”时,我运用了多种线条和肌理来表现建筑的轮廓和细节。这些线条和肌理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也让观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