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为什么要推动加强青少年财商教育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青少年财商教育兴起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英美等国家相关金融机构开始有意识的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财商教育,比如在英国,财商教育课程已纳入了基础教育课程范畴,帮助青少年群体不断拓展金融视野和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影响,以至于不少人走出校门就面临工作和个人发展的困难,这之中有家庭、学校(社会)、人才选拔体制等多方面原因。中国近些年兴起的财商教育,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理念,是开展特色教育的有益实践。青少年是推进国民金融素质教育最普及,也是最主要的目标群体,可以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随着家庭积累财富的日益增长,资本市场是居民财富投资的重要渠道,通过普惠金融教育,强化理性投资和风险意识,使财富知识教育成为公民基本素质提升的一部分,希望新一代投资者不要成为被市场反复收割的“韭菜”。
首先,管理财富是一种生存能力。
① 结合成长阶段,序渐进,树立“勤劳致富”的意识,鼓励把零花钱、成绩奖励、压岁钱等“定期收入”与健康劳动及理财教育结合起来。
② 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花每一笔钱都要合理规划,防止养成过度消费的不良习惯,培养理财意识。
其次,自小培养风险管理意识。
① 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多关注身边的金融常识,理解合体验理财的乐趣和理财失财的“教训” 分享理财增值所带来的成就感。
② 树立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特别是互联网自媒体时代,非法理财和金融诈骗日益猖獗,几乎无处不在,通过学习掌握一些防范非法理财、非法集资和诈骗的常识,不上当、不受骗。
再者,学会管好钱用好钱,理性投资。
① 从小学到初中,特别是到高中后开始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在法律上具备了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接手的钱越来越多了。要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学会运用常用的金融工具。
② 理财入门阶段,可以关注银行定期存单、货币型基金、国债等,循序渐进的掌握一些财富管理知识,认识财富增长的“复利”的力量,而不是简单的只靠存钱获得存款利息。
③ 客观看待投资风险,充分理解理性投资的意义,明白“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的道理和分散投资的意义。
三、财商教育怎么做,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课题
财商教育内容讲什么?一直是投教工作者反复思考的话题,从适合青少年成长和学习环境考虑,应当主要以日常生活环境为基本素材,启发孩子们对常见的经济行为、经济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探究处理方法,学会合法积累财富、合理管理财富,理性使用财富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财经素养(包括技、能、德),根本目的是要建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人生观。参照传统课堂教学实际,要逐步形成教学要标准化、统一化,师资团队要规范化、专业化。以下是东海证券投教基地关于青少年财商培养课程,从小学段到初高中段的一个课程规划,这里分享给读者供参考。
建设金融强国是我国经济工作的战略方针,资本市场不仅仅是居民财富的重要投资渠道,金融更是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血脉和保障。2023年11月3日,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做出工作布署,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来思考、谋划、推进金融工作,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行业要加大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力度,着力推进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地,着力推动金融强监管、防风险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是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石。投资者教育面向青少年、面向未来,扎实推进财商教育,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强基固本的重要举措,虽任重道远而使命辉煌。
(编辑 杨润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