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周期越来越长,一个月筛选了几百份简历,打了几十通电话,约面的候选人即使还不错,领导还是觉得可以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这是当下很多HR面临的难题。一些原本看似寻常的工作变得更难做了。
当一大堆事情一股脑地堆到HR们面前,往昔大众眼里轻松惬意、到点下班的工作,却成了困住HR们的“围城”。对于绝大多数HR来说,如何在企业招聘门槛不断抬高、招聘周期不断拉长的挑战下突破招聘效率的困境,如何把更多的精力转向企业文化营造、员工成长体系建设等原本被忽视的关键环节无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乎企业的人才储备与长远发展,更是对HR们专业能力与应变智慧的严峻考验。
困在"简历海"中的HR们
"收简历不是难事,难的是匹配合适人选。"某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称,他的团队每个月要处理成百上千份投递,校招季更是能收到上万份投递,但筛选下来真正与岗位匹配度非常高的实际并没有那么多,筛选过程耗时耗力。
在他看来,像一些头部招聘平台,用户规模可能上亿,不管招什么样的人理论上都能找到合适的,但大海捞针效率一定是差的。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招人一方面需要提升效能,另一方面又面临招聘预算收紧的压力,这是比较难的地方。
在此前猎聘非凡盛典活动上,同道猎聘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戴科彬也谈及了这一问题。他指出,HR在招聘过程中需要看大量简历、进行大量的在线沟通和电话沟通,其中不乏重复性事务。长此以往,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影响HR对简历的判断力。怎么确保一个组织能够高效地筛选出优秀人才,把时间花在该沟通的人身上,这是核心问题。
提升招聘效率,解放HR的最佳途径无疑是猎头服务,但这带来的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是高昂的成本。目前来看,通过AI赋能实现降本增效,似乎成为更明智的选择。戴科彬提到,也是在这一背景下,猎聘推出了“意向人选”服务。
据悉,这一服务只需要HR在发起服务时明确所需人才的标准和要求,后台即有专业顾问辅助通过AI工具在几个小时内快速搜寻到与岗位更匹配且沟通意愿更高的候选人。这对招聘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
戴科彬举了一个例子,杭州一创新科技公司在异地招聘大客户销售和外贸业务员时,通过“意向人选”服务6个小时就有第一位匹配度高且已经沟通过意愿的求职者被推荐给HR。HR最终从推荐人选中获取了19位人才,6人到面。在另一个制造企业招聘机械工程师的过程中,原本由于岗位工作地点偏远此前导致招聘进程缓慢的人才需求,“意向人选”3小时就有首位合适人选推荐,最终HR从推荐人选中获取了6位合适人才,1人成功入职。
这在传统人工操作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AI赋能下,不仅得以实现,且成本极低。据了解,这项类似猎头式的服务,目前每位被HR选中的合适人选成本大约200元。
大模型时代,AI在招聘领域的应用边界在哪儿?
AI对人力资源领域的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在企业侧,以猎聘为代表的各家人力资源服务商也都在积极引入AI技术,重塑传统人力资源工作流程。
在人才搜索与意向匹配环节,AI的优势尤为突出。原因很简单,并非每个HR都具备超高的搜索能力,且在庞大的招聘平台人才库中,HR也难以逐一浏览和沟通。而AI能够对人才库进行全量分析,不仅可以精准匹配企业的招聘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精准沟通意向。据悉,猎聘“意向人选”这一服务推出两个月时,就已获得超1.8万家企业的使用,为企业推荐了17万余名优质人才。
在面试环节,AI的普及更甚。尤其在去年的春招和秋招中,几乎所有大企业都在通过AI面试进行初面。猎聘公开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企业在猎聘·Doris上进行AI面试的次数同比增长448.2%。
AI面试之所以受到如此多企业的青睐,主要得益于其更高的效率和统一的人才标准带来的集团统一化管理。其在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时往往依据人才胜任力理论,并结合细致的评分标准,会对候选人进行精准评判,从而解决了面试有据可依、便于精细化管理的问题。此外,AI面试的时间灵活性以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HR在面试特定人才时缺乏行业知识、“识人不清”的问题,也是其普及程度越来越广的原因。
某人力资源行业专家表示,AI对人力资源行业的变革是颠覆性的。它可以24小时工作,随时随地的属性,让很多人力资源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而像猎聘“意向人选”这类产品,借助AI的方式让HR能够把时间更多地花在那些系统沟通后非常合适的人身上,这种产品随着效率、准确性越来越高,未来一定会成为HR的得力助手。但他也同时指出,AI必须要保证求职者的体验,并确保双方的匹配性。
如何将AI与人的专业判断有机结合,这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平台化与垂直化并行 产业链上下游的机会与挑战
招聘效率的提升正推动着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未来,平台化与垂直化将深度融合。"某知名VC投资总监断言,整个招聘服务产业链正面临重构。AI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推动基础服务走向标准化,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则在催生更专业化的服务形态。
事实上,随着AI技术在人力资源领域的持续渗透,越来越多专注于细分场景的服务商开始涌现。以AI面试为例,除各大招聘平台在积极研发相关产品,更多的创业公司也在出现,提供针对应届生、蓝领等不同群体的AI面试解决方案。
可以预见,AI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招聘服务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一是服务标准化,AI技术将推动简历筛选、初步沟通等基础环节形成标准化流程;二是流程智能化,在简历解析、人才画像、岗位匹配等关键环节,AI的表现已接近或超过普通HR;三是场景多元化,从应届生招聘到高管寻访,每个细分场景都可能孕育出独特的服务模式;四是定价差异化,市场将形成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的多层次价格体系,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当前,各家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都在积极布局AI赋能服务,但真正的考验在于服务效果。技术再先进,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能否帮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这个本质问题。未来,那些能够在特定细分领域建立起专业优势的服务商可能会脱颖而出。"一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分析师称。
中国招聘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但行业效率普遍不高、HR的时间和精力被大量重复性工作占据。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招聘效率,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正成为决定未来市场格局的关键因素。
当下,这场始于效率困境的变革仍在持续深化。以猎聘意向人选、AI面试等为代表的创新服务,能否真正重塑千亿级招聘市场的服务模式?答案仍需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