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贝塔公司的Alia电动飞机,穿越美国东海岸12个州后在某空军基地降落。美空军和贝塔公司表示,这是首架交付空军的载人电动飞机。
电动飞机是指依靠电动机驱动的飞机,电力来源于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其实,电动飞机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57年,一架使用永磁电动机和银锌电池驱动的电动模型飞机“无线电皇后”号在英国试飞成功,这是史料记载的世界上第一架电动飞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电动模型飞机开始陆续试飞。早期的电动飞机多为小型飞行器,受限于电池技术和电动机性能,航程极为有限。
科技进步让电动飞机逐渐进入现代航空领域。相比普通飞机,电动飞机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电动飞机使用电动力推进系统代替内燃机动力,效率高、能耗低,战时可摆脱“石油依赖症”。战争一旦爆发,政治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石油采购困难,这对依赖燃料维持战斗力的军队,特别是航空兵而言,将是致命打击。有了可靠的电动飞机,燃油供给便不再是“软肋”。
其次,电动飞机可实现接近零排放,噪声很低。这使得电动飞机在执行侦察、监视和情报搜集等任务时具有独特优势。以电动无人机为例,其具有良好隐蔽性,适用于执行敌后侦察等危险任务,充当侦察兵的空中“触角”。
最后,电动飞机更加安全可靠,不易发生爆炸和燃料泄漏等危险事故。1961年,美军一架B-52轰炸机在进行空中加油时,发生燃料泄漏,在北卡罗来纳州坠毁。采用绿色能源的电动飞机,则能有效避免这一风险。
得益于此,电动飞机正成为军事领域“新宠”。据统计,全球在研的电动飞机项目已超过240个,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前段时间,北约在葡萄牙举行演习,英国BAE系统公司和马洛伊航空公司展示的T-600重型电动无人飞行器,可携带200公斤有效载荷垂直起降。此次演习,T-600首次在海上飞行时成功释放一枚“黄貂鱼”反潜鱼雷。不久前,美空军也计划采购9架电动垂直起降飞机,首批2架飞机将于2024年交付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以满足其在物资运输、紧急医疗救助等方面需要。
未来,电动飞机发展将不会局限于以上所述用途。然而,其前进路上仍需跨越不少技术难关,最大的发展瓶颈是电动力推进系统关键性能指标低、技术不成熟,仅能满足电动飞机的最低使用要求。此外,天气和环境适应能力是电动飞机要克服的另一难题。目前,电动飞机只能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飞行。
随着人工智能、新型电池、复合材料等技术的迭代更新,电动飞机将向着操作智能化、续航长时化、机体轻量化等趋势发展。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电动飞机会在科技助力下实现突破性发展,占据越来越多的蓝天“赛道”。 (周韵 詹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