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驱动、创新引领的时代浪潮下,我国凭借全球最大规模的工业制造体系,正朝着各细分领域的高端制造前沿全速挺进。碳纤维作为一种先进材料,应用领域面向低空经济、商业航空、新能源车等未来产业,市场需求和热度正不断提高。
近日举行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上,集中展示了复合材料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卓越成果,覆盖了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风光储氢等热点行业,碳纤维材料成为现场焦点之一,头部企业新品发布及应用展示等系列动作引发关注。
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中复神鹰在展会现场展出了十几款碳纤维产品,其中三款是高强高模系列新品,包括全球首款工程化量产高强高模碳纤维SYM50X-12K以及高界面性能干喷湿纺高模量碳纤维SYM55J-6K、SYM60J-6K。SYM50X-12K兼具高强度和高模量的性能优势,在航天航空、高端体育休闲、低空经济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潜力。
“近年来,在重点研发和产业化实施上,我们重点攻克了一些新领域,提供相对应的碳纤维产品及配套服务。”中复神鹰先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实现碳纤维产品全覆盖,约有20多个种类、40余个细分产品,可以满足大部分行业的应用,从航空航天、体育到新能源,再到新兴的汽车电子产业。
据介绍,碳纤维性能强度高、韧性好,外柔内刚,兼具电学、热学和力学等综合特性。凭借其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高稳定性的特点,碳纤维不仅可以运用于工业领域,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可大幅减少航天器的重量。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成为目前航天飞行器结构应用范围广泛、技术成熟度较高的材料。
在低空经济领域,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碳纤维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分析机构认为,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适航审定、航线执飞以及上线销售等方面的进展不断,进一步推动了上游碳纤维市场的需求增长。
上述中复神鹰先关工作人员表示,低空经济在国内发展较快,飞行汽车、无人机对轻量化的要求高,而碳纤维恰好符合这个要求。“我们积极对接这方面的需求,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材料,并推荐应用的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中复神鹰还开发了碳纤维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性能同步提升技术,实现高强高模型M46X级碳纤维的成功制备,同步开展了T1100级、M40X级、M46X级在航空航天领域和高端体育休闲领域的应用验证;摸索了碳纤维微晶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实现M55J级、M60J级高模量碳纤维的工程化制备,开展了M55J级以上高模碳纤维在卫星结构件的应用验证。
当前碳纤维材料行业面临阶段性供需矛盾,但随着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产业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刺激下蓬勃发展,对于底层核心支持的新材料技术而言,碳纤维的技术和产业化不断创新突破,将提前抓住新一轮产业升级机遇。
在此次行业盛会上,全产业链完整覆盖,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龙头企业悉数到场,树脂类原材料纷纷亮相,工艺装备领域的设备展出数量增长,各类新品闪耀为复合材料行业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科技动能。展会展出面积达 6.6 万平米,其平台影响力和产业覆盖面均创历史峰值。
据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组委会执行总经理杨左介绍,展商意愿十分积极,参展热情很高,今年展位面积增长了10%,来自全球各国的展商数量突破800家,达到810家,这都是历史最好水平,充分体现出各方看好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