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ossc.app.xinhuanet.com/assets/xinhuahao/image/e0ef298c-b9a4-447b-ccf2-657f4ec4c13a.png)
我来自三千多年前,
是当时人们用来占卜吉凶的甲骨。
今天我可是带着任务来的哦!
是什么任务呢?
想知道的话,就和我一同开启
一场三千多年前的“寻亲”之旅吧!
今天,
大家都会接触到包括父亲、母亲、祖父、
祖母、兄、弟、姐、妹等
各种各样的亲属称谓,
据不完全统计,
古往今来中国人创造亲属称呼的数量
堪称第一!
古代经典《尔雅》中
还有单独的一章《释亲》来解释和定义
复杂的亲属称呼。
那么,三千多年前的商代,
这些亲属称呼诞生了吗?
其实,那时已经有了
“祖、妣(bǐ)、父、母、兄、子”等字。
它们的字形从何而来?
意义与如今一致吗?
父与母
每个人都有父母,
但是“父”“母”而字从何而来,
大家也许并未深思。
中国历来有“严父慈母”之说,
父亲也是立规矩、教育、引导子女的
一家之主。
在殷商甲骨中,
“父”指的是
包括父亲在内的长一辈的男性亲属。
“母”指的就是
父亲或者父辈的配偶,
可以是商王的生母,
也可能是类似于后代的“嫡母”。
以下我的两位伙伴身上,
都有商王祭祀母辈亲长的记录,
但是这个“母”辈是否为他们的生母,
就需要专家去研究、综合各类信息
再作判断。
商王一般来说
会重点祭祀自己的生父、生母。
上图左侧甲骨上的“母庚”
是武丁父亲在史上唯一留名的妻子,
武丁即位后祭祀的是“母庚”,
因此“母庚”大概率是武丁的生母。
上图右侧甲骨上的“母辛”
是武丁在史上留名的3位妻子之一,
祖庚、祖甲是武丁后来即位的2个儿子。
至于“母辛”是不是祖庚、祖甲的生母
就不好说了。
兄、子
殷商时期,
“兄弟”二字都有出现。
与自己同辈而年长的男性称“兄”,
“弟”则为同一辈而年幼的男性。
那么“子”字呢?
“子”既可以指在世商王的子辈,
也可以指具有血亲关系族人的子辈,
有些场合还可以泛指贵族
(因为史书记载商人姓“子”)
祖与妣
“祖”字大家都熟悉
殷商时期,
长于自己两辈以上的男性亲属
皆可以称为祖,
即包括祖父或与祖父同一辈的人。
大家不那么熟悉的“妣”(bǐ),
其实就是祖辈的配偶。
虽然“祖”是当时的一种亲属称谓,
但商王也有名字中直接带“祖”字的,
如祖乙、祖丁等。
这块甲骨卜辞讲的是
关于祭祀祖丁用牛这件事。
这里的“祖丁”有可能是
原本名字就叫“祖丁”的商王;
也有可能指“武丁”,
即在世商王
将祖父辈的商王武丁叫“祖丁”。
专家们也是根据一系列的证据
最终确定这里的祖丁指的是“武丁”。
现在大家对殷商时期的亲属称谓
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
我们来总结一下。
这些称谓大部分都可指代
同一个辈分上的一群人。
如今大家能够知晓
三千多年前的亲属称呼,
还得归功于
我和我伙伴们身上的甲骨文。
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它们蕴含着的内容可是非常丰富呢!
好啦,我今天的任务完成了。
不知你记住
“祖、妣、父、母、兄、子”
怎么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