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智能化趋势的推动下,汽车行业与消费电子行业的产业融合正在加速。当下汽车智能座舱虽已大幅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但车机和手机之间的跨设备鸿沟依旧存在,上车后手机设备信息流转至车机断层,车机内没有符合用户日常习惯的应用,让用户的智慧出行体验大打折扣。面对更高层次的用户需求,汽车厂商也在不断探索与手机厂商更深度的合作,希望可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以提升汽车智能座舱的核心竞争力。
10月17日,2024 OPPO开发者大会在杭州召开,在车机生态分论坛上,OPPO提出“产业融合不越界”的价值主张。据悉,今年是OPPO在出行领域投入的第五年,OPPO智行始终坚持车机互融产品的原创性创新,引领行业伙伴开创车机互融智慧体验。OPPO智行总经理章欣在开场致辞时表示,OPPO智行团队将从技术范式创新和产品价值重塑发展这两个维度思考下一个五年的发展。OPPO未来的车机产品将围绕多设备融合、AI融合、跨端交互融合、应用服务融合四个方向持续迭代。
手表、平板上车,打造“移动家”多设备高度融合新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早已完成了从交通工具到综合产品的转变,丰富的车控车设正在让以车为核心的第二居所深入人心。当下,用户车内需求越来越定制化、个性化,例如,孩子在平板电脑上追看的动画片要同步至车机需要多种操作,过程的繁琐容易引起孩子的情绪起伏和家长的驾驶焦躁;再比如,超市大采购场景下,倒不出手来解锁车辆,翻找车钥匙或打开手机APP控车的路径并不解决根本问题。针对用户更深层次的用车需求,为帮助汽车厂商打造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和智能化,OPPO智行进一步推动消费电子产业(含手机、平板电脑、手表及众多IOT设备)与汽车产业深度联动,为“移动家”构建更具科技人文关怀的多设备融合体验。
与此同时,OPPO“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以OPPO充电能力优势建立的闪充生态,已可为汽车厂商实现50瓦无线快充上车。会上,OPPO首次公布了无线闪充车载生态提升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多项政策和标准化内容,为汽车厂商构建安全、高效、规范化的无线充电能力。
融合桌面3.0,让跨端交互更安全便捷
除以智能硬件设备补充汽车智能体验外,在软件层面,车机应用体验依旧无法媲美手机产品。面对车机应用少这一影响体验的主要痛点,OPPO智行在去年率先发布了融合桌面1.0,标志着手机与车机系统互融共生理念正式落地。伴随对用户需求理解的持续加深,融合桌面也陆续迭代。今年的OPPO开发者大会上,融合桌面正式推出3.0版本,支持切换镜像模式、极简模式,新增小窗投屏新特性。
AI融合服务无缝流转,让车机能力贴近用户所需
在汽车硬件、软件能力持续提升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的同时,AI上车也是汽车厂商智能化升级的主流方向。为此,OPPO智行将充分利用手机端大模型和摄像头与智慧座舱进行AI融合,建立丰富的可见即可解读的问询体系。基于对物理按键功能不明晰、对车辆指示灯内容不了解等多种查询需求,通过手机端智能体与车端智能体协作可延展出正确回答、维修知识以及周边修理厂等信息,闭环用户从发起问询到得到结果的过程。
在保障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手机端侧大模型可根据信息联动车机进行推荐服务。例如,大模型可智能摘要用户电话约定的时间、地点信息,用户上车后将关键信息可流转至车机,开启主动问询或直接拉起导航至目的地。未来,OPPO智行将充分拓展手机端侧的AI大模型能力,为车机智能化演进建立更有人情味的、更易得的升级。
技术为基,构建手车互联标准化解决方案
除比亚迪、上汽、零跑外,OPPO智行还与理想、极氪、长城、长安、吉利、九号、小牛等多家厂商达成合作,产品在多款车型上实现落地,覆盖两轮车到四轮车。
长城与OPPO智行就手机和车机互联互通技术、出行场景化等进行产品和技术联合共创。作为首家完成ICCOA1.6 SDK认证的车企,长城将在COFFEE OS座舱系统进行搭载,为用户带来全新融合桌面和小窗形态等智慧交互体验。
作为现场展示唯一的两轮产品,小牛九号电动车基于OPPO手表和数字车钥匙实现了无需实体钥匙的便捷启动、闭锁能力。手表靠近电动车自动开锁,抬腕即得的电动车续航里程、电量也极大地保障了行车安全。
汽车智能化正在朝着好用、易用的方向持续更迭,消费电子与汽车的融合也愈发紧密。今年的OPPO开发者大会上,OPPO智行在手车互联领域的前沿创新升级给汽车行业开发者和广大用户带来不少惊喜。正如章欣在致辞中所说,“实现未来的跨产业的融合需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各方的力量,一起来建设车机互融新生态”,相信在新智能化趋势下,未来的车机生态将拥有更多发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