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波普艺术 西岸美术馆 《茶花女》 音乐剧
【大众文化细节的放大复制——波普艺术】波普艺术 (Pop Art)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后期在纽约发展起来。它是一种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主要源于商业美术形式,其特点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进行放大复制,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波普艺术中,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是沃霍尔作品中一个最令人关注的。他以好莱坞性感影星的头像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复排立。那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一个个梦露头像,反映出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
在工厂中制作《花》的安迪·沃霍尔
图片来源:LCA
1.【“泥土·乡土——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回顾展开幕】9月1日,“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回顾展”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8号厅正式拉开帷幕,同步推出的还有“第十二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特邀版块”。“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是“中国当年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的平行展,2014年首次亮相后与“青年展”伴生共举,同题同时,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展”与“青年展”一样,坚守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学术性与前沿性,将当代陶瓷艺术家创思与哲思纳入主题范畴。同时,作为“青年展”的平行展,“国际展”强调信息的全球化、视野的整体化以及创作的交流化,打开国内外陶瓷艺术创作的学术通道,成为国际当代陶瓷艺术在国内研学、互动的学术平台。
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回顾展现场
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回顾展中展出的历届展览资料
图片来源:美术报
2.【北京大学当代中国史料馆(中国当代艺术档案专馆)成立】8月27日,北京大学当代中国史料馆(“中国当代艺术档案”专馆)启动仪式在798艺术区举行。该机构是国内高校创建的首家集史料典藏、学术研究、艺术展览、国情教育和智库咨询于一体的当代文献服务机构。北京大学当代中国史料馆(“中国当代艺术档案”专馆)立足于搜集、典藏当代中国与世界范围内各类相关主题的文献史料,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提供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文献服务。
北京大学当代中国史料馆
图片来源:凤凰艺术
3.【艺术家朱迪·芝加哥回顾展开幕】8月28日,80多岁的先锋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在美国旧金山笛洋美术馆(De Young Museum)举行其六十余年艺术生涯的回顾展。展览将以时间顺序追溯其创作历程,除了赞美女性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的代表作《晚宴》之外,还将展现艺术家被这件经典作品所“遮蔽”的更多面,例如她对于色彩的关注以及对于不同材料的运用。1979年,朱迪·芝加哥的《晚宴》(The Dinner Party)首次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展出,作品轰动一时。
朱迪·芝加哥
图片来源:凤凰艺术
【展览名称】《超越:西岸美术馆开馆暨首展》
【展览基础信息】
时间:2021年8月12日-2022年1月6日
地点:青岛西岸美术馆
【展览简介】
西海美术馆启动汇聚国内外14位中坚艺术家作品的首展“超越”,参展的艺术家有:亚力克斯·卡茨(Alex Katz)、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卡斯滕·霍勒(Carsten Höller)、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刘小东、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理查德·迪肯(Richard Deacon)、宋冬、隋建国、徐冰、尹秀珍、喻红、张晓刚。展览集中呈现了他们的代表作或最新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作品为国内首展,还包括艺术家为展览和空间量身定制的作品。正如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所言,本次展览中的“超越”在超越他者与自我的人类精神之外,还象征着人们在疫情的启示下,超越社会框架和技术框架,与自然发生碰撞的一种精神。
【展品推荐】
《金丝雀群岛》/卡斯滕·霍勒/2014年
/980x180x372厘米/装置
图片来源:西岸美术馆
《深圳》/吕克·图伊曼斯/2019年/213.2×156.4厘米/布面油画
图片来源:卓纳画廊
《背后的故事:烟江叠嶂图》/徐冰/2021年/170×885厘米
图片来源:西岸美术馆
1.【杨语彤: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网络直播版《茶花女》】杨语彤。2021年3月7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首次直播威尔第经典歌剧《茶花女》。与前一轮演出最引人瞩目的不同,一是出于防疫考量,此次现场表演是面对着空荡荡的观众席进行的,尤其考验演员的投入与激情;二是剧中男主角阿尔弗雷多请到了轻型抒情男高音胡安·迭戈·弗洛雷兹(Juan Diego Flórez)饰演。这部《茶花女》由澳大利亚青年导演西蒙·斯通创作,他偏爱将老戏现代化。在这部歌剧中,薇奥莱塔变成“网红”身份,令人想到美国卡戴珊式的“名媛”形象。如果传统《茶花女》讲述的是“交际花并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那么这部制作显然是在反思看似热闹非凡却无限空虚的网红生活。
原文载于《歌剧》2021年第05期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网络直播版《茶花女》剧照
图片来源:《歌剧》
2.【王卓:初探音乐剧中角色音色设计与剧情关系】王卓,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音乐剧诞生于20世纪,并且逐步经历了开始的探索时期,逐渐到初步发展时期以及后来的黄金时期。目前,音乐剧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普及开来,其体裁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在风格和内容上已经发展得相对较为成熟。在音乐剧设计的过程中,角色的设计是音乐剧设计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而作为音乐剧声乐又是表现角色的自身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必须注重对音乐剧中人物角色的音色设计。文章从音乐剧角色音色的设计与剧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结合音乐剧自身的剧情需要对音乐剧中角色音色设计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了研究,为音乐剧中角色音色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原文载于《北方音乐》2020年第24期
音乐剧《玛蒂尔达》剧照
图片来源:上汽上海文化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