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患病人数逐年增加,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患病人数高达765万。而银屑病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但至今仍被误解为“简单的皮肤病”。基于此现状,本文将以科学视角揭开银屑病的真相——它不仅是皮肤的异常,更是一场免疫系统的“误判”,需要正视并给予科学管理,以改善预后。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且大部分患者冬重夏轻,部分患者无明显季节性。关于其病因,虽然目前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遗传、免疫与环境因素在银屑病的成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遗传是银屑病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白细胞介素23(IL⁃23)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相关的免疫通路是银屑病发病的核心机制2。
银屑病分型包括寻常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PsA) 以及其他特殊类型银屑病2。理解这些分型不仅有助于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也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
寻常型银屑病包括点滴状银屑病和斑块状银屑病,多发于青少年。其中,点滴状银屑病常见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粟粒,大约针头至指甲盖大小丘疹,上覆少许鳞屑,呈点滴状分布,严重时会遍及全身,发病前常有急性扁桃体炎。斑块状银屑病通常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暗红色斑块或浸润性红斑,上覆白色、银白色鳞屑,可有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现象。
脓疱型银屑病通常包括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和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高发人群通常为妊娠期女性、婴幼儿等。成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病前多数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临床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突然泛发全身的无菌性脓疱,针尖至粟粒大小,分布密集广泛,可累及甲、掌跖,脓疱融合形成大片脓湖状,同时伴有发热、关节肿胀疼痛等系统症状。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通常以掌跖脓疱病以红斑基础上周期性发生簇集性无菌性小脓疱并逐渐干涸、脱屑为特征;连续性肢端皮炎好发于指、趾部,常有外伤等诱因,以指趾末端开始的无菌性红斑、脓疱为特征。
红皮病型银屑病的高发人群通常为中老年人群,一般有寻常型或其他类型银屑病病史或家族史。临床表现为全身弥漫性红斑、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皮损面积大于90%体表面积,可伴有瘙痒。患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乏力等不适,并伴表浅淋巴结肿大、足部或胫前水肿、低蛋白血症等,病程较长,易复发。
银屑病关节炎则高发于病程10年左右的银屑病患者。多数病例关节症状继发于皮损后,也有少数病例关节症状先于皮损或与皮损同时发生。常累及手足小关节,也可累及四肢大关节,少数可累及骶髂关节及脊柱。受累关节可表现为肿胀、疼痛、晨僵及关节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导致残疾。甲改变是银屑病关节炎的典型特征,常表现为点状凹陷、甲剥离、甲下角化过度等,点状凹陷是银屑病关节炎远端指间关节受累的特征性表现。
除上述外还有其他特殊类型银屑病,如甲银屑病、反向银屑病等等。
银屑病分型较多,不同分型症状也不尽相同。银屑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对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首先,银屑病可破坏由褪黑素调节的昼夜节律,褪黑素减少或消失会导致失眠和睡眠障碍。此外,瘙痒在夜间睡眠时频繁发作,容易干扰睡眠,进而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压力,而这些压力反过来又会加剧瘙痒,导致抓挠行为和皮损恶化,最终形成瘙痒-抓挠的恶性循环。
其次,银屑病的症状较大程度的影响社交活动,有研究显示,59.1%的银屑病患者表示他们因银屑病而遭受歧视,大约66%的患者报告他们被周围的人认为有传染性而被孤立,18~30岁的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银屑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病耻感、抑郁和尴尬的情况4。
第三,银屑病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研究显示,银屑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达6%~62%,焦虑症的患病率为16.9%,焦虑症状可能是由于自尊心差和社会病耻感造成的4。
此外,银屑病还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银屑病可能导致工作学习期间需要频繁处理瘙痒不适等皮肤问题,进而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学习状态和效率。
疾病带来的多维创伤,让科学管理不再局限于药物与仪器。从皮肤护理到重建生活信心,现代医学正在用“全人照护”理念改写银屑病的治疗模式。
清洁是银屑病皮肤护理的基础。银屑病患者可以选用既有保湿又有清洁作用的皮肤清洁剂,避免使用肥皂和泡沫浴,以免加重皮肤屏障功能的损伤。保湿润肤同样不可忽视,银屑病患者可在沐浴、光疗后、入睡前使用润肤剂,首选经临床验证对银屑病有辅助疗效的产品,避免使用含乳化剂的润肤产品2。
健康的内环境是预防银屑病的基础。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有助于恢复机体的正常免疫机能,预防银屑病复发。银屑病患者需要忌烟限酒、合理膳食、规律作息。此外,银屑病皮损有冬重夏轻趋势,对于冬季加重患者,日光浴可缓解病情及预防复发,应注意避免日晒时间过长致日晒伤2。日常生活中还需避免外伤,如搔抓、摩擦、蚊虫叮咬等。
另外专家建议,消除精神紧张,保持舒适放松的心情,有利于缓解病情及预防复发。
银屑病作为免疫介导的系统性疾病,远非单纯皮肤问题,其多元分型及症状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科学管理体系需整合皮肤护理、生活方式调整与心理干预,以破解免疫失衡难题,助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轨道。(作者,杜峰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