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北斗、重如泰山、稳如泰山、人心齐泰山移、有眼不识泰山……这些词语足见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一次采访的机会,有眼见识了泰山,彩石溪、桃花谷、天街、孔子望吴处、瞻鲁台、大观峰等景点,让我体会到了泰山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历史之美。
在泰山里,汲一桶山泉水,煮一壶泰山女儿茶,望着青未了的绵绵山脉,让人心能清静下来,顿生小天下之感。
我沿着石阶往上走,在树木斑驳中,看到了“振衣岗”石刻,笔画雄浑,伫立在山峰上。绿翠欲滴的苍松与脚下的云漫交相辉映,气象万千,氤氲之气弥漫于山谷之中。“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这两句诗浮现在脑海里。观山则情满于山。此刻,我的思绪也在腾云驾雾,与泰山有关的诗句不免联想起来,“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石刻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碑刻提名之多居中国名山之首,成为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天街上人山人海,有的拍照,有的通过手机与家里人语音。回望山脚下的城市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汶水、苍山如画。傍晚,一直有人,通过十八盘攀登到南天门,如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一样,兴奋地长啸。
来泰山,看日出,每天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一步步攀爬而来。“我从山脚下,爬了6个小时就到这天街了”,从广东来的高三毕业生告诉我,“刚参加完高考,在天街上走一走,租个大衣,找个看日出的好位置,坐等日出”。
夜色渐深,山灯初上,酒馆、宾馆、店铺的灯亮了起来,人来人往,有的购买纪念品,有的喝啤酒,有的享受泰山美食……自有一股烟火气。
从天街到玉皇顶,行人络绎不绝,一棵棵大树下,一块块大石头边,到处是坐着、躺着看日出的人。凌晨三点,天空突然下起了雨。
“下雨了,还能看到日出吗?”
“既来之,则安之,或许雨会停。”
一群从浙江来的大学生在雨中谈论着,挤在一起快乐地哼着歌曲。他们说要让泰山见证青春,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乐观。
凌晨四点多,雨小了,天渐白,我赶紧往瞻鲁台上走,瞻鲁台是看日出上佳的地点。天公作美,在瞻鲁台上看到了日出。
来泰山,看日出,一拨接一拨薪火相传,已成为人们最盛大的共同欢乐的仪式,成为人们运动、理想和激情互相融合的盛宴。鼓舞着人们不断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取得更大进步和发展。(刘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