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闫惠卓)近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工程组首席分析师安宁宁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公募权益基金,推动指数产品创新,指数化投资理念愈发受到投资者认可,ETF产品凭借透明、低费率、交易便捷等优势,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
内地ETF规模保持净流入 资产类型覆盖完善
安宁宁表示,近年来,ETF产品规模持续增长,资金保持净流入,指数化投资已成为境内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趋势。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境内ETF市场持续向好发展,交易投资活跃度再上台阶,总成交额达14.7万亿元,同比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10月10日,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数量达到998只,市值总规模达到3.65万亿元,较2023年底(2.05亿元)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
资产类型方面,境内ETF产品的投资范畴相对广泛,涵盖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大宗商品及海外资产等。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10日,包含跨境类的股票型ETF合计规模约3.32万亿元,在各类资产中占比较高。
截至10月10日,规模靠前的产品已突破千亿元,跟踪指数以沪深300等宽基指数为主,另外,规模超百亿元的ETF合计约56只。
基金管理人方面,据Wind显示,截至2024年10月10日,已有10家管理人非货币ETF管理规模突破千亿。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非货币管理规模合计为2.94万亿,占市场总规模的84%。
银行互联网渠道投资者对ETF接受度不断提升。银行、互联网等渠道投资者主要通过ETF联接基金等方式参与投资,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境内ETF联接基金规模为4271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末增长8%,较2023年二季度末增长17%。2024年二季度末,境内ETF联接基金规模约占境内ETF总规模的17%,较一季度末的占比16%进一步提升。
权益ETF规模增量明显 细分类型相对丰富
安宁宁指出,权益ETF指数体系和产品匹配国家发展战略,且能较好服务实体经济,契合新“国九条”和“科创板八条”部署要求。
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10月10日,权益ETF的总规模由2014年的约2000亿元增长至3.32万亿元,在各资产类别中,规模增长相对明显。权益ETF内部按照大类板块区分,涉及宽基、行业、主题、策略、风格和跨境等多个板块。按照指数分类,权益类ETF的跟踪指数合计有383种。
宽基ETF代表市场主流板块的总体表现,主要跟踪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创业板等主要市场宽基指数,有相对较高的市场代表性,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10月10日,宽基ETF的规模合计为22131亿元,在ETF产品中占比约61%。其中华夏基金旗下的沪深300ETF的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
指数细分类型持续丰富,指数增强型、高红利、低波动、细分行业等领域产品不断推出,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优质投资标的。近期A500指数产品发行火热。中证A500指数从各行业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同时聚焦行业中性的权重配置思路,引入ESG可持续投资理念与互联互通筛选条件,多维度刻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核心资产的整体表现,为境内外中长期资金配置A股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政策引导壮大股票市场耐心资本 推动指数业务发展
安宁宁表示,9月24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降低居民部门债务负担、壮大股票市场耐心资本。相关发文及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传达了金融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作用,有利于提振对于金融及资本市场的信心。除了降息等降低居民部门债务负担等措施以外,关于二级资本市场,一方面,新闻发布会提及,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制定并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另一方面,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以支持股票市场并壮大耐心资本。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创新。《指导意见》将重点督促基金公司进一步端正经营理念,坚持投资者回报导向,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后续将进一步优化权益类基金产品注册,大力推动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创新,适时推出更多包括创业板、科创板等中小盘ETF基金产品,更好服务投资者,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完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引导资金长期投资。《指导意见》提高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监管包容性,全面落实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推出一系列实质性政策措施,支持维稳二级市场,进一步推动指数业务的发展,同时引导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完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投资政策制度,鼓励企业年金基金根据持有人不同年龄和风险偏好探索开展不同类型的差异化投资。
完善制度安排,持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指导意见》重点是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等配套制度安排,同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塑造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良好市场生态。
创设新货币政策工具,壮大耐心资本。央行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一方面,非银机构可将持有的优质资产,置换质押从央行获得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并投向于A股市场;另一方面,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有利于大股东回购增持自身股票,更好地实现市值管理。
安宁宁认为,回顾ETF市场发展,随着近年来指数化投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ETF有望在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未来,ETF市场有望迎来更加丰富的ETF品种,ETF配套机制有望逐渐优化,市场生态有望良好发展,基金市场有望进一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