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8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指导,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多语种教育发展分中心、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共同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承办的“2025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学科建设与教学发展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教研员、校长、多语种学科负责人及一线骨干教师参加。
17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上,武汉大学校长助理徐东兴,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磊,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峰,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社长王勇出席并致辞。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梅德明和江南大学教授董剑桥分别以“教育强国背景下多语种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实践——兼谈多语种教学的突围与创新”为题作主旨报告。
17日下午,在学科发展论坛上,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多语种教研员谢宇,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关键语种教研员郭侃亮,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马晓燕,准格尔旗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教师邬竹娜,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副校长肖维娜从各地多语种学科建设与教学发展相关经验出发,围绕“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学科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主题进行交流分享。
在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五个语种分论坛上,来自全国8所中学的10名教师分享了各自的教学设计。南开大学教授王健宜,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黄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谭渊,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田妮娜,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常福良对各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并在分论坛上分别作专题报告,内容涵盖“中学日语教师成长路径——如何提升‘三课’能力”“中学俄语教材编写实践与思考”“中学德语教学中的文化元素融入”“法语基础阶段多模态教学资源使用”“培养新时代懂西班牙语的吃香人才”等主题。
5月1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杨鲁新和杭州云谷学校老师包晓明分别以“循证教学与外语教师发展”“AI赋能外语教学——基于DeepSeek的教学一线实践探索”作主旨报告。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副校长周一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李婧作专题分享,内容聚焦“融多元之语,育家国情怀——以多语种建设践行幸福教育的探索之路”和“构建教育新生态——数智时代的外研社中学多语种教育服务解决方案”。
会议最后,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杜红坡作闭幕总结,全面回顾了会议成果,并对未来多语种学科建设与教学发展提出了展望。
此次研讨会为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学科建设与教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推动了多语种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与会专家和教师纷纷表示,会议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为多语种教育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