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2024小米徕卡影像大赛评选结果揭晓。今年,这场移动影像的重磅赛事,再次由新华网作为指导单位,历时近9个月,共计征集超过65万件参赛作品。最终,12件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单图及组图赛道金银铜奖。更有12位摄影师获得评审青睐,分获“评委选择奖”及“小米徕卡新经典奖”。
在参赛规则上,本次大赛继续沿用辞条主题分类方式,结合对2024年社会情绪的洞察,设置了11个辞条——“爱,瞬间,忘情,值得,面孔,归来,我,活力,改变,近,忘记”号召参赛者把目光回归到自己,以影像为语言去记录和表达,完成与生活的亲密对话。
本次大赛的七位评委分别是来自新闻媒体、人文社科、影像理论研究和影像技术领域的专家,他们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具备极高的权威性,保证了评审结果的专业性。
与去年赛制相同,本届比赛除了单幅和组图的奖项之外,依然保留了评委选择奖和徕卡新经典奖,让评委可以完全结合个人的艺术观点和社会视角来选择优秀的摄影师和作品,也使得比赛对于多样化的创作风格更加包容,作品内容更加丰富。
单幅作品金奖《要有光》,作者:左手刷牙,机型:Xiaomi 13 Ultra
获奖作品《要有光》用鞭炮燃尽的后的烟尘和楼道里的阳光,构成了一个生活中的奇幻舞台;《空中之鱼》采用特别的视角,在一个街头场景中营造了神秘的氛围;组图金奖作品《这里音乐不息》中,作者以极具个性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故乡的故事,除了体现拍摄者对于家乡产业的敏锐观察,也引出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发人深思。
大赛评委,新华社摄影部社会新闻采访室副主任邢广利表示:“本次小米徕卡影像大赛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它展现了移动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文情感的深度融合。从大赛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摄影艺术的魅力与无限可能。”
2022年7月,在与拥有百年人文精神的影像品牌——徕卡的合作基础上,小米提出“超越人眼 感知人心”的影像理念,主张移动影像不仅要拓展人眼视觉边界,绘制人心中的影像,还要让人感受和传递爱与美好。第一届小米徕卡影像大赛暨“2022中国影像辞典”同时开启。2023年4月,小米影像战略进一步升级,将徕卡专业的光学能力系统性地带入移动影像时代,回归影像原点。2024年,小米移动影像开启“第三篇章”,定义属于这个时代的影像新层次。提出人文摄影的关键,在于“关注人的真实”。以全新的审美牵引,让移动影像再迈进一步。
移动影像的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用户拿起手中的手机,记录身边的生活,抒发情感。由此产生了更多新的影像叙述方式。大赛评委、纪录片导演周轶君认为:“世界在被新的语言观看及叙述。”大赛评委、知名记者陈杰则表示:“影像的影响力前所未有地渗透至各个领域和角落,甚至触及那些传统相机难以企及的时空与人类情感的细微之处。”
移动影像,是科技与艺术在当今高度融合的产物。小米一直倡导将影像贴近生活,让每一个用户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先进技术的魅力,以更便捷的工具和流程,通过影像创作进行个性表达。小米徕卡影像大赛如今已成功举办三届,这三年来,小米影像持续关注“人”本身,以极具人文精神和内容深度的作品,呈现出在移动影像时代中独树一帜的具有引领性的文化审美。今后,小米将和广大用户一起,继续探索移动影像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