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收到了“地质调查工作年度进展突出单位”这份珍贵而又难得的开年“礼物”,这也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该院获得的又一殊荣。
行程万里,初心如磐。从区调队到地调院,不变的是夯实基础地质工作的初心;从解决“卡脖子”问题到端牢能源资源饭碗,不变的是在调查研究中获取找矿线索的精神;从技术顾问到矿政支撑,不变的是当好“参谋员”的坚守……多年来,福建省地调院的地质工作者牢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殷殷嘱托,背起行囊、踏遍山川,追“矿”而行,克难攻坚,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振奋人心的成果。
“建院以来,在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紧盯目标不松懈,咬定发展不放松,着力夯实地质找矿主业,强化基础地质研究,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做好矿政支撑服务,取得了多项新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福建省地调院院长王丽华说。
固本强基
当好“侦查员”
谈及基础地质工作,福建省地调院原副院长、教授级高工马金清介绍道:“省内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大部分都是福建省地调院及其前身省区调队完成的。从以前到现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一直都很辛苦,冒严寒、斗酷暑、啃干粮是常有的事,只是现在采集资料的方式更多元化了。”
基础地质工作是其他地质工作的根基。加强基础地质工作,是实现地质找矿突破、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福建省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持续提高,1∶5万区域地质调查覆盖率已达96%,1∶5万矿产地质调查覆盖率也已超过35%,调查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这份优秀答卷的背后,省地调院功不可没。
“基础地质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法宝’,我院承担了多项国家公益性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足迹遍及八闽大地,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超过3万平方千米,完成1∶5万矿产地质调查面积2.6万平方千米,累计圈出1∶5万物探、化探综合异常近千处,新发现30余处找矿靶区。”省地调院区调所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可以查明区域内的岩石、地层、地貌、构造和环境地质等基本特征,以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条件,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同样是我们的强项。”省地调院海洋所负责人说,“我们累计承担完成1∶10万(局部1∶5万)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面积超过8100平方千米,助力我省在全国率先完成1∶10万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全覆盖。”
攥紧技术拳,产出新理论。省地调院在高质量完成调查项目的同时,大力推进基础地质理论创新,以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高质量发展。
该院首创火山地层—岩性岩相—火山构造三重填图法,有效解决了火山岩区地质填图存在的问题。首次在我省发现“新元古—古生代马面山构造混杂岩”,这一研究被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认定为“对福建基础地质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全国率先完成《福建省区域地质志》和地质系列图件修编等一批基础科研课题,是全国最早进行数字地质填图试点和推广的单位,目前,已实现填图工作全面数字化。着力研究在推覆构造下、白垩纪红层下和火山岩盖层下找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方法并积极投入实践,发现和查明了一批重要矿产地。
找矿突破
当好“战斗员”
矿产资源既是工业“粮食”,又是民生“粮食”。当下,矿产资源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我们围绕区域矿产资源禀赋特征,重点开展铁、铜、金、钨、锡等急需、重要矿种勘查,先后承担了一批中央和地方公益性项目,累计提交矿产地(矿床)30余处,包括7处大型、15处中型以及10余处小型。”省地调院副院长、总工程师陈润生介绍,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突出我国紧缺战略性矿产,近年来,他们紧盯锂、铍、铌、钽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展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发现一批找矿线索。去年,在省内首次发现矽卡岩型铍矿,圈定出3条具有一定规模的铍工业矿体,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铍矿床的发现实属不易。回顾起整个找矿过程,省地调院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黄良伟感慨地说:“2022年,技术团队在承担‘福建永安西洋和德化金竹坑地区锂等稀有金属矿调查评价’项目时,在地形陡峭的土壤异常高值区,历经三次取样,才获得找矿新线索,取得找矿突破。”
稀土约24万吨、钨11万吨以上、金18吨以上、锡7100吨以上、钼36万吨以上、萤石约140万吨、铜47万吨以上、铁约1.5亿吨……这些喜人硕果正是省地调院工作人员勤勤恳恳“耕耘”后,提交的亮眼“成绩单”。
惊涛骇浪自从容,风雨无阻向前行。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工作区大多地处偏远、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就连当地村民面对这些陡峭的山峰都望而却步。对于地质人来说,这些山和石头可都是宝贝,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千方百计探寻找矿线索,一次又一次取得新突破。
为助力解决全省建设用砂供需矛盾,省地调院还积极开展海砂资源勘查。“我们紧盯海洋这个‘聚宝盆’,承担全省海砂资源勘查并完成福州市连江县海域B6区块、F区块等海域回填用海砂矿详查,提交海砂资源超过5700余万立方米,进一步加强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能力。”省地调院海洋所负责人说。
辅助决策
当好“参谋员”
走进省地调院荣誉室,记者一下子就被墙上满满当当的荣誉牌所吸引。这些荣誉牌展示了该院在地质找矿领域获得的重大荣誉: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17项、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模范地勘单位、全国首批地质工作诚信单位……还在感叹荣誉颇多时,记者又注意到旁边的桌面上,整整齐齐叠放着各级政府、部门发来的感谢信。
“衷心感谢贵单位对福建省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大力支持,贵单位同志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经常加班加点、攻坚克难,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这是《福建省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完成后,省自然资源厅向该院发来的感谢信。
“这些感谢信体现了有关部门对我们技术能力的重视和认可,也是我们继续做好工作的动力。”王丽华表示。
定位清,则方向明。省地调院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强、人才素质高的优势,积极对接有关部门,主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我们支撑编制的《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于2022年10月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实施。”省地调院信息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除此之外,该院还参与开展了各类地质工作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整装勘查实施方案,以及海洋地质工作总体方案等编制工作,为我省矿产资源开发顶层设计提供了优质技术服务。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以来,省地调院不仅协助编制了《福建省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行动实施方案》,还编制完成了武夷成矿带2个工程可行性报告和4个大型资源基地建设方案,有力有效做好技术支撑服务。
在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省地调院大力支持和选派多名技术骨干到省自然资源厅、省地矿局以及地方政府部门跟班学习、挂职锻炼,进一步强化对外协调交流,努力提供多元支撑服务。
目光长远,方能行稳致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坚守地质报国初心,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当好山海宝藏的‘唤醒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作出更大贡献。”省地调院党委书记林全胜表示。(作者:记者 章巧灵 郑与国 通讯员 刘 虹 曹容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