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词作者:叶梦得
撰稿:陈骥
诵读赏析:洪伯
霜降碧天静,
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
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
寥落关河千里,
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
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
走马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
挥手弦声响处,
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
回首望云中。
·点击收看·
【赏析】
在一片肃穆的深夜秋景中,西风遍地,梧桐摇曳,词人凌霜登城,凭高眺瞰,心系万里关河。
叶梦得(公元1077年—1148年),字少蕴,苏州人。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号石林居士,有《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等。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另有同字数,上片九句四平韵、两仄韵,下片十句四平韵、两仄韵等变体。相传隋炀帝于开凿大运河时制《水调歌》,在唐代演变为包含几个乐章的大曲,而“歌头”指开头的一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此词牌的代表作品。
叶梦得年少得志,官也做得清望。不幸的是,公元1127年遭逢了靖康之难。这首词写于他南渡后的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九月十六日晨。这一年,金兵分三路,从淮河流域直到陕西一线向南宋发动战争,南宋军民奋起抵抗。词前原有小序:“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这一年词人已64岁,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总管四路漕计,在今天的南京负责抗金防备及筹划军饷的工作。
该词在一片肃穆的深夜秋景中展开。西风遍地,梧桐摇曳,词人凌霜登城,凭高眺瞰,心系万里关河。遂起高致,与将领纵饮啸歌,校试武艺,至于清晓达旦。其时他虽“偶病”“老矣”,自嘲“衰翁”,但雄心不减。见将领岳德能连发三箭命中靶心,便想象自己能有西汉老将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的战功,兴起“回首望云中”的豪情。词中既有对靖康之耻与山河割裂的痛心,对沦陷区人民的担忧,也有对自己年迈无力的伤感,又有对将士武艺高强的推许与赞美,透露出失地可复、国家有望的信心。
叶梦得在北宋太平时代,写过“睡起流莺语”这样风格旖旎的作品。南渡之后,他的词作落尽铅华,在简澹肃穆的勾勒中出以雄豪,渐入东坡杰出一路,这首词很能代表这一特征。自然,他的词风转变,也是时势与年龄使然。
撰稿:陈骥,江西教育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古籍出版中心)主任,副编审。著有《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的诗与情》《增修历史感应统计 魏晋南北朝卷》、注评本《千家诗》等。
诵读赏析:洪伯,北京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演播人,配音演员。著有《财富新生代》等。
主创人员名单
总策划:沈蓓莉、范卫平
策划:黄炜、陈爱民、黎刚、孙巍、王秋、李秀磊、林云
统筹:胡银芳、高建荣、毛蓉蓉、常烨
撰稿:王贺、冯倾城、刘先琴、江合友、李让眉、肖亚男、陈才智、陈骥、蒙曼、路英勇、樊令(按姓氏笔画为序)
监制:钱宇、刘莹、王洋、杨隽、张宝玉
多媒体公众号主编:洪博
融媒体:白钢、天时、雷杨、马鹏、宋扬、朱伟雄、高磊、李林、权敬、刘强、陈静、徐林、常炯辉、黄俊
文字编辑:张冉、高玮齐、王雅卿
美术编辑:孙文君
音视频制作:北京京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