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依山而居,傍水而兴,云河之水化作1.3万公里的江河,沿着峰岭耸峙,丘壑连绵日夜奔流,绘下了一局“水上棋盘”,温润滋养着八闽生机。然而,水资源充沛而时空分布不均,让我们与水旱灾害的拉锯旷日持久。
于是,循着“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纵横互济、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福建水网逐渐铺展。一座座水库拔地而起,以“青山绿水隐迢迢”的端丽姿态,把住江河的脉络。一根根输水管道穿山越岭,连网成片,幸福潮涌,涌进了千家万户。
其中,分布在6市14县(区)的17座水库,以近5亿方的“肚量”蓄丰补枯,发挥着防洪、供水、灌溉、生态和能源等综合效益。还有分布10市34县(区)近150座水厂、9000公里的输水管网,联结起四通八达的闽乡水路。而这些,都来自水投制造,是水投人十余年来傲睨风露、不改初心的匠心之作,为福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快马加鞭,为“活优富美”的新福建建设开足马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尤溪兴头水库。
尤溪建县于公元741年,是福建省首个获得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也是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诞生地,更是中央苏区县,山高林密,溪多水富,素有“闽中翠帷、绿色明珠”的美誉。
纺织是尤溪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多年来,尤溪县致力于纺织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从最早的气流纺到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紧密纺、涡流纺融合应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2023年,尤溪县年产印染革基布1.7亿米、针织面料19.5万吨,纺纱生产能力突破150万锭,锦纶长丝产能突破13.5万吨。“中国革基布名城”“中国混纺纱名城”等国字号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老区新貌振奋人心!
(图源网络)
然而,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尤溪也曾为“水”所困。2016年以前,尤溪城区的主水源只有大池水库,这是一个库容仅有181.5万立方米的小(一)型水库,难以满足城区居民和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
2012年,福建水投集团瞄准尤溪的“发展之要”,在三明区域投资了第一个项目——兴头水库。兴头水库位于尤溪县西城镇东村兴头河段,工程总投资4.4亿元,总库容2090万立方,总装机容量800千瓦时,可向主城区及经济开发区日供水10.5万吨。2013年5月开工建设,2016年7月下闸蓄水,2020年10月竣工验收,是福建省“十二五”期间新开工的重点中型水库中首个下闸蓄水、首个通过竣工验收项目。
尤溪经济开发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5万亩,已入驻企业120余家,涵盖纺织、林产、食品加工等领域。其中,城南园更是三明市单体面积最大的工业园区,入驻旭源纺织、鑫森科技、东方鑫威等多家纺织龙头企业。未来,将强力推进轻纺高新、高端装备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兴头水库给足了发展的“底气”。
兴头水库不仅是“发展之要”,也是“民生之实”。
2019年,福建水投集团与尤溪县合作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规划总投资近17亿元打造“1库1区1轴13片,提源扩面”山区型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全面优化全域水资源配置体系,提升供水保障水平,兴头水库的源头活水流经城西水厂、城东水厂及城南水厂,涌向越来越多的尤溪人家。
兴头水库投产至今,已向尤溪县主城区15万居民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超1.4亿吨,发电超2200万度。
因水而美,亦因水而兴,千年古县正迸发着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