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今年“五一”小长假,青年以全新的消费理念和玩法,重塑假日消费生态,催热青春经济。他们不仅是消费者,更是新玩法、新商业模式的创造者。在消费提振与代际更迭的双重变奏中,和年轻人一起同频共振燃动青春经济,正成为激活经济新动能的关键命题。
青年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不了解青年,跟不上青年的玩法和思维,消费这篇大文章就做不好。现在年轻人是怎么玩的呢?在杭州西湖畔,一场融合诗词文化与AR技术的实景解谜游戏,让传统景区变身数字交互空间;重庆洪崖洞的“8D魔幻探险”,通过光影定位技术将网红地标转化为城市探秘与消费现场;长沙文和友怀旧电竞馆内,80年代街机与小龙虾的混搭,创造出“味觉+记忆”的沉浸式消费场景;上海市崇明区的“青年游学线路”,擦出青春经济不一样的火花……这些现象级消费新模式揭示出当代青年的消费行为已突破“购买—使用”的二维模式,正在构建“文化体验+社交货币+自我表达”的三维价值体系,值得商家研究背后的青年消费行为和理念。
年轻人的这种消费行为和理念转变,将倒逼商业逻辑革新,若商家仍停留在僵固的思维定式,终将被青春经济的浪潮淘汰。事实上,一些地方已经在研究青年消费变化和趋势,制定政策推动青春经济发展。比如,今年3月,《上海共青团推进青春经济的实施方案》发布。该方案聚焦青年消费习惯、兴趣导向的业态以及创业机会,着力打造青春经济品牌,提高青年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助力上海市消费升级与扩容。
未来的竞争,将是对青年吸引力的竞争,当城市将青春经济作为战略资源进行配置,就能实现消费扩容和市场转型。
青春经济不是转瞬即逝的浪潮,而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大趋势。当消费市场与青年群体形成创新共同体,当政策设计、商业创新与青年表达实现同频共振,青春经济将成为推动消费领域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