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入地推进东瓯国考古遗址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当下,浙江温州瑞安市正积极开展关于瓯越文明数字化工作的研究。通过数字化手段,旨在深度挖掘、传承瓯越文明,使其在新时代语境下实现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华新时代文明,让古老的瓯越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悉,在三千多年前,飞云江流域曾有过一个东瓯国,其地约在今浙江温州一带。一直以来,温州、台州等多地学者在东瓯国的建国时间、都城等问题上多有争议,而学界和考古界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定论。
瑞安岱石山石棚墓发掘现场(南-北)。源自2014年11月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南石棚墓调查发掘报告》。
“数年来,瑞安市已陆续发现东瓯国王都古遗址遗迹一百多处,为浙南五千年瓯越文明探源提供了重要佐证。”瑞安市历史学会会长范可授介绍,瑞安发现的多处古文化遗址填补了历史上东瓯国考古的部分空白,也为解开东瓯国的谜团提供了重要考古线索和推测方向。
瑞安市历史学会近年发现的一处古墓,初步推测为东瓯国第二任国王“余君”的墓葬。墓葬出土的碑文经解读为东瓯国特有的小篆文字,部分碑文刻有“瓯”字及“余君”字样,结合《史记》《汉书》中关于东瓯国“敬鬼”的记载,推测墓主身份为东瓯国第二任国王。考古团队还对附近山地展开调研,发现疑似东瓯国王城、王庙遗迹,王庙中碑文记述了东瓯国的部分历史。相关考古专家指出,该墓葬的年代、文字特征及墓葬形制与东瓯国文化背景高度吻合。
东瓯王“余君”墓碑。瑞安市历史学会供图
近年来,一波波来自国内、浙江省相关领域专家赴瑞安实地考察现今发现的东越王城遗址群。专家认可瑞安市历史学会的考证结果,并认为该遗址群的考证打开了研究东瓯国王都的大门。
目前,瑞安市文旅部门已高度重视,计划邀请考古专家进行实地考证。考古团队将重点研究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及遗址布局,以明确其与东瓯国历史的关联。
范可授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进程中,考古团队计划运用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前沿数字化技术,对遗址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综合分析。完成分析后,团队将积极推动考古成果走向社会,实现全民共享,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价值。
与此同时,瑞安市历史学会也将在东瓯国王都文化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挖掘其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助力打造“探寻东瓯国王城”精品旅游线路,为瑞安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黄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