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民族英雄左宗棠爱国、担当、清廉等文化精神,日前,哈密市伊州区与岳阳市湘阴县签订合作协议,旨在不断加强两地在左宗棠文化研究转化、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深度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左宗棠文化及所承载的深厚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研究、传承、转化,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宝贵精神财富。
签约仪式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宏建摄
近日,哈密市政协党组副书记、主席王毅率队专程前往左宗棠的祖籍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考察左宗棠文化研究转化工作。其间,伊州区委宣传部、哈密左公文化苑与岳阳市湘阴县委宣传部、湘阴县旅投公司签订了包含左宗棠文化研究转化、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交流框架合作协议。
左宗棠(1812-1885年),湖南湘阴人,晚清军事家、政治家。1875年5月,清政府任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80年6月至11月,左宗棠坐镇哈密,坚持“先之以议论,决之以战阵”收回伊犁的斗争策略,部署大军声援谈判,谋划新疆善后治理事宜,提出“设行省,改郡县”“为新疆画久安长治之策”,为收复新疆、巩固西北边防、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作出巨大贡献。
左宗棠在哈密的162天期间,从统一军政管理、加强巩固边防、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文教事业、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统筹谋划治理新疆之策,加强了新疆同各地的联系,促进新疆的开发,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近年来,岳阳市统筹力量、整合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研究、宣传左宗棠精神,先后成立左宗棠文化研究会;建成或修缮以左宗棠文化纪念园和左文襄公祠为代表的景区景点;多次组织学术研讨交流;承办左宗棠诞辰210周年系列活动;编印《左宗棠思想文化论文集》等工作。
市民游客在哈密左公文化苑参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宏建摄
140余年前,年近古稀的左宗棠主动请缨、抬棺进疆,驻军哈密期间屯田积谷、兴修水利,保障了西征的粮草军需,为收复新疆建立不世功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更好弘扬左宗棠爱国主义精神,近年来,哈密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左宗棠历史文化保护和研究,通过争取河南援疆资金3300万元修建了哈密左公文化苑,于2021年10月正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约26万人次,成了哈密市新的文化名片。
2022年5月,哈密左公文化苑被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物局)授牌“哈密市特色博物馆”。2023年2月,被哈密市委统战部授牌“哈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基地”。今年5月,被评为自治区第二批特色博物馆和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左宗棠生在湖南湘阴,建功在新疆。通过新湘两地合作,不断深化左宗棠历史文化研究、保护、转化,进一步发掘传承左宗棠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发挥积极作用。
哈密市伊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力铭说:“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左宗棠文化研究转化交流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对框架协议的相关内容抓紧进行落实,确保这项工作尽快落实到位、见到成效,推动打造左宗棠文化哈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