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重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推动教育变革、重塑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力量。近日,苏州清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睿智能”)董事长朱奇峰做客新华网,介绍清睿智能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的进展和愿景。
苏州清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重点研发和销售智能学习硬件和智能化教学软件应用的人工智能教育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软件企业、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和瞪羚企业认定。据了解,清睿智能自主研发的ArynGPT大模型,服务于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大模型已通过国家备案,应用于英语教学;公司独立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AlEnglish100智慧学习空间”行业使用量领先,现已进入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60+城市的37000所中小学,覆盖4000万用户,单月使用2000万小时,在教育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的双轮驱动下,正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科技教育企业的代表和智能领域的技术创业者,朱奇峰认为,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开启了中国AI新纪元,也为教育信息化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尖端科技的支撑,而尖端科技的背后是无数专业人才的智慧结晶,国家的未来有两个重要的元素,一是有一批顶尖的研究人才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二是一代人率先理解、掌握和应用人工智能。而这两件事情都和教育相关。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和学习人工智能,是新时代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教育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和学生学习人工智能两方面的工作,学习在这个时代之下有全新的要求,不仅为我们行业的发展带来全新机会和优质供给,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朱奇峰说。
AI技术的更新换代加速,助推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领域的快速进展,给行业和企业带来了诸多值得学习的新技术和新思路。从传统的智能个性化推送到当前的拟人化智能互动,AI学习工具和场景实现了质的飞升,在朱奇峰看来,“人工智能双师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老师在做基础训练方面远超过真人,但是真人老师在育人、鼓励、激励方面是超过人工智能的。双师协同教学能够产生强大的合力,实现1+1>2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我们期待看到的未来学习模式。真正做到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而不是大数据技术,来打造人工智能老师,这才是改变未来教学的核心。”他说。
2011年,清睿智能运用十二种人工智能技术独创性地打造了世界唯一的数智人智能老师--Ms. Aryn,以ArynGPT大模型为Ms.Aryn老师的“大脑”,补充了过去由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技术支撑的各种处理功能;除了大模型以外,还用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10种其他的技术,能够实现与学生实现实时互动,即时反馈,提供个性化、智能化课下辅导和课堂教学支持,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在朱奇峰看来,清睿智能能够屹立时代潮头,是因为坚持将人工智能技术专门只用于教育,在技术、产品、产业三位一体立体融合深度创新。“从大学毕业到创建企业,我在人工智能和语音技术领域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后来基于新的契机回国创业,真正实现了把人工智能技术用在教育行业中的目标。”
朱奇峰表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和社会,提出要调动一切社会的力量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而人工智能必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清睿智能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核心基础,我们学习中心的定位就是一个人工智能科普中心,人工智能学习软件的体验中心和智能自习室。作为智能时代的新产业新业态,它本身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学习本身不仅限于学校这一单一场景,让学生去全面地了解人工智能时代,并通过智能化学习工具提升学习,让中国未来一代人更好掌握人工智能,本身也是我们清睿的长期愿景。 ”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科技形态和产业运作模式,加速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使用人工智能来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成为重要的战略方向。从宏观层面看,智能化学习技术的提升会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起到哪些驱动作用?朱奇峰认为,从供需角度来说,传统的培训补课、题海战术已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环境,很多家庭在智能时代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学习,中国教育产业规模庞大,学习的需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逆周期性的特点,智能化学习的市场蓝海潜力无限,“我们把清睿智能的24K智能学习中心,定位于高端社区服务行业,但它不同于让人舒适、娱乐的服务行业,它也是最高层面的制造业--培养人才,而人才是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基础。我们希望通过清睿24K智能学习中心,让中国未来一代人更好掌握和应用人工智能,改变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