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两边有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修整了道路、围挡,补种了绿化树木,看着这条街一步步发生的变化,我打心眼里高兴。”提及身边的变化,日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东城街道办事处居民朱宏志高兴地说。
兴民南路是东城街道重点打造的一条“精品街巷”,由卡通墙绘、牡丹彩绘及宣传栏、公益广告等宣传板块组成,色彩鲜艳、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去年以来,东城街道积极探索城市“微更新”,用“小创意”点亮背街小巷的角角落落,让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加美丽舒适。
牡丹区按照一街一策、一区一品的工作思路,通过打造各具特色的背街小巷和美好社区,将精神文化建设和现代时尚进行融合,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弱项,提高了城市的品位颜值,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
“我们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原来居民楼墙面斑驳,小广告贴得很多,如今这些全部被文明宣传和公益广告所取代。”牡丹区北城街道办事处水利花苑小区居民张涛表示,小区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德守礼”等不同主题的公益宣传图文并茂、整洁有序,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生活氛围。同时,北城街道还在健身广场、商业街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置了一些精神文明宣传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文明行为和文明标准展示给大家,让市民抬眼可见、驻足可观,引领“文明之花”盛开在大街小巷。
牡丹区在持续提升城市颜值气质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各镇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通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改造成街头公园,就地取材“乱石堆”修建景观小品等举措,实现“微改造”“精提升”,扎实推动人居环境由“整洁干净有序”向“生态美丽宜居”升级,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牡丹区小留镇结合各村历史、现有人文典故及文化遗存,通过整治残垣断壁打造出一批具有文化标识、留住乡愁的的村民活动场所。该镇依托前袁庄村纪念祠堂,拆除废旧房屋三处、平整土地3000余平方米建设了家风家训广场,文化长廊、雕塑小品和古建祠堂相得益彰。陆庄村习武者代代相传,该村通过整治废旧院落、废弃坑塘等,修建了近2000平方米的武术广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传承了该村崇文尚武的历史传统。
同时,牡丹区还加快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和社会治理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步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在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持续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绘就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郜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