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准确分析形势变化,狠抓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落实,进一步做好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行业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是当前形势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要正确理解化工行业安全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安全生产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其地位和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次,正确认识化工行业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在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持续向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行业安全生产与国家和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给全行业敲响了警钟。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在配合政府开展危化品重点县、产业转移重点县、高危细分领域等专家指导服务以及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等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安全基础管理问题和重大风险隐患。
从行业发展层面来看,化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项目准入管理薄弱、安全设计诊断不实、精细化工专项整治不到位、复产验收及新建项目把关不严、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质量把控不严、油气长输管道外部隐患整改率偏低等问题。就企业层面来讲,部分企业隐患排查整改也不彻底,一些化工企业仍存在危险工艺本质安全水平不高、自动化控制不到位、安全管理能力不足、化工安全管理人才紧缺、员工履责能力不足等系列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都表明化工行业高风险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有效解决,生产、储存、运输、废弃处置等传统风险仍处于高位。
当前,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化工企业发生“一把火、一声响”都会给公众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政府和社会对化工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企业安全生产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今后一段时间,应坚持以“一防三提升”(防范重大安全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人员技能素质水平、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系统化、精准化、数字化水平,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和有较大影响的事故,推动全国化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推动由事后向事前、由防事故向降风险、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转型。
具体而言,全行业要固化巩固拓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风险集中治理成效,围绕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强化基础支撑保障能力四个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抓好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管控、高危细分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化工产业转移安全风险管控、老旧装置安全风险管控、化工园区整治提升、精细化工“四个清零”质量核查、液化烃储罐区整治提升、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迭代升级、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重大危险源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路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