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2025年新年伊始,在山东山博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工人、机器人配合默契,组装调试着一台台精密控制微电机。
“精密控制微电机是机器人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环节。原来这方面的技术一直被国外封锁,现在我们已能在关键技术产品领域替代进口,而且技术自主可控,对整体产业链起到了强链补链的作用。”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元军说,虽然研发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曲折,但成功的那一刻,他仍铭记于心。
“咱们是怎么突破这些关键技术环节的呢?”“你看,现在公司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特种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山东省院士工作站,还和山东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特种军用电机研究院。”周元军说,企业通过与高校、院所合作,如今已经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填补了多个国内行业空白。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聚焦传统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持续提升科技供给能力,助力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拓宽发展赛道。
“正在装车的这台设备马上要发往重庆一家企业。这样的设备,现在我们这个车间每天能生产3台,每台售价30多万元。”1月2日下午,在山东淄泵泵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几台刚刚通过验收的设备正在装车,总经理魏复兴谈起未来的发展计划,满脸掩饰不住的兴奋。根据规划,未来5年,淄泵泵业的生产总目标是突破5万台大关。
淄泵泵业虽然生产规模不大,但他们自主研发、生产的环保免维护紧凑型卧式双吸中开离心泵却受到业界广泛关注。这款投入企业全部资金和技术力量,用两年时间研发的新型环保离心泵,一经推出就让企业彻底摆脱了产品销售难的困境。科技创新让老产业有了发展新动力。
如今,在政府扶持引导下,博山区的传统产业都在科技创新上大做文章,淄泵泵业、山博电机等在内的传统老企业更是每年投入千万元科研经费进行自我提升,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环保产品迅速占领海内外市场,部分产品技术更是实现迭代升级,跻身业界第一梯队。创新图强,让博山区的传统工业企业焕发新生,销售收入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大幅度提升。
“近三年,博山区共为近200家企业争取上级政策、资金超过3亿元,我们围绕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和服务载体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多个方面制定激励措施,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博山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晓霞表示,去年博山区成立了科技型企业服务站,围绕创新投入、科研人员、产学研合作、在研项目、技术平台等方面,帮助京丰制药、博科真空、美玲汽车等10余家企业进行创新能力评价,并制定科技规划建议书,精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