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小米集团(HK01810)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总营收收入、核心业务收入、经调整净利润等多项指标,均取得单季度历史新高的好成绩:单季营收连续2个季度突破千亿,连续6个季度强劲增长,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破百亿元大关;同时,手机、汽车、大家电三大增长曲线再创新高,充分展现“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先进性与确定性。
核心业务全面增长,手机出货量登顶
具体来看,小米集团各业务板块均实现多点开花、全面增长。手机×AIoT的核心业务收入为927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8.9%,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323亿元,同比暴增58.7%,创历史新高,大家电业务收入更是翻倍增长。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达186亿元,小米SU7系列交付量稳健增长,单季交付75869辆。
引人瞩目的是,本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的国内国际增长,显著超越市场大盘。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出货量排名,时隔十年重返第一,份额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达到18.8%,实现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而小米的出货量增速高达40%,在前五厂商中增速最快,表现显著超越中国大陆手机市场大盘4.6%的同比增速;在全球市场,小米连续19个季度位居全球前三,连续7个季度同比增长,市占率达到14.1%,持续拉大与第四名的差距。
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小米中国区手机市场份额时隔十年重回第一,主要得益于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和生态力的全面提升。
卢伟冰指出,在产品力方面,小米持续加大技术和产业能力投入,通过自建汽车、手机、大家电工厂,以及增设武汉大家电实验室、影像实验室等举措,显著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在品牌力方面,小米实施高端化战略,成功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认知,多项品牌健康度指标显著提升。
此外,卢伟冰还强调了渠道力的重要性。他表示,小米积极推进新零售战略,大幅拓展和优化线下门店网络,一季度中国区线下零售店环比增长超5000家,门店位置更优、面积更大,有效提升了市场覆盖率和用户体验。
最后,在生态力方面,卢伟冰提到,小米通过增强操作系统及产品间的协同性,形成了生态联动效应,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用户开始呈现出成套购买产品的趋势。
财报显示,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稳健增长,收入达186亿元。其中,小米SU7系列保持高水平交付,第一季度新车交付达到75869台,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超2万台。截止2025年5月21日,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已超过25.8万台。今年4月,小米SU7系列交付超过2.8万台,其中小米SU7成为20万以上价位所有车型的销量冠军。小米集团将全力扩充产能,冲刺2025年全年交付35万台的目标。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达到323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单季收入超300亿元,同比强劲增长58.7%,多个品类实现突破性的强劲增长。其中,平板业务出货量创历史新高,首次进入全球前三,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6%,为前五厂商增速最快;可穿戴业务保持领先地位,TWS产品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中国大陆地区稳居第一;可穿戴腕带设备重回全球第一、中国大陆地区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度小米大家电业务收入实现翻倍增长。其中,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超65%,在销售淡季实现“淡季不淡、强势增长”;冰箱出货量超88万台、同比提升超65%;洗衣机出货量超74万台、同比增长超100%;其中,洗衣机、冰箱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持续保持健康增长,营收、毛利率再获提升,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达91亿元,同比增长12.8%,毛利率达到76.9%。截至2025年3月,小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7.19亿,同比增长9.2%,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81亿,同比增长12.9%,均再创历史新高。
小米高端化布局提速,芯片自研实现突破
本季度,小米高端化战略进展显著,超高端爆品持续突破、全品类高端加速落地,牵引全品类业务强劲增长。
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小米汽车的高端化布局迈入快车道。今年2月重磅发布的小米SU7Ultra,重新定义“新豪车”标准,定价52.99万起,发布仅3天大定超过1.9万台、锁单1万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创造了中国汽车市场50万以上车型销售的新纪录,代表小米正式进入豪车市场;此外,小米首款“豪华高性能SUV”小米YU7,已于5月正式亮相,它拥有优雅造型和运动的高性能,同时还提供了整体的豪华感和空间的舒适性,将于7月正式上市,有望进一步打开新能源车高端市场。
在智能大家电方面,第一季度小米大家电收入翻倍增长,平均售价持续攀升,中央空调Ultra系列、双区洗衣机等高端产品备受市场欢迎。这得益于小米持续在核心技术上高压强投入,以硬核科技重新定义智能大家电新标准。今年5月,小米发布了米家空调Pro系列,创新送风形态,通过米家人感智能技术和米家人感节能技术,兼顾智能与节能。小米家电工厂还将于今年正式投产,继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后,又实现自产,智能大家电高端化有望加速深化。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研发投入67亿元,同比增长30.1%,预计今年研发投入将达到300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小米研发人员总数扩至21731人,创历史新高,并在全球获得超过4.3万件专利。在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也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2000亿研发费用。
在芯片领域,小米持续深耕底层核心技术,自研芯片取得重大突破。小米首款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发布,采用第二代3nm先进工艺,内部集成10核CPU和16核GPU,性能、体验跻身全球同业第一梯队。同时,小米还发布了首款4G手表芯片玄戒T1,集成小米首款自研4G基带,在基带研发上迈出重要一步。
同时,在AI领域,小米持续推进大模型研究。今年4月,小米宣布开源首个推理大模型XiaomiMiMo,得益于团队在预训练和后训练阶段中数据和算法等多个层面的创新联合驱动,推理能力显著提升。其中,在数学推理和代码竞赛公开测评集上,XiaomiMiMo仅用7B参数量取得了优异成绩。
小米汽车、玄戒芯片和智能工厂完成从0到1的跨越,“芯片、OS、AI”深度赋能“人车家全生态”,共同构成了小米集团战略发展的强劲引擎。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小米科技生态正迎来创新全面井喷的新起点,朝着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