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3日,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就加强军事能力、增加防务融资及强化战略伙伴关系等问题进行磋商。这也是欧盟领导人首次举行专门讨论防务问题的会议。
此次会议背景复杂。从欧洲内部来看,冷战后,欧盟始终栖身于跨大西洋联盟的“保护伞”下。俄乌冲突爆发后,多数欧盟成员国国防开支刚刚达到GDP2%的“北约最低标准”,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多有重叠,欧盟防务能力现代化进程比较滞后。
从国际环境来看,俄乌冲突延宕升级、中东局势阴晴不定、网络等新兴领域的“混合威胁”持续攀升,致使欧洲地区安全局势处于紧张状态。特别是特朗普再度就任美国总统后,未来美国政策的走向,更令欧洲地区安全的不确定性骤增。此前,特朗普强调欧洲防务“不应过多依赖美国及北约”,要求北约欧洲成员国增加军费并承担更多防务责任,甚至扬言将撤出至少2万驻欧美军。欧盟本次会议专门聚焦防务问题,也是基于担忧特朗普或将削减对欧洲安全投入,未来欧洲防务难再依赖美国的这一考量。
据报道,此次峰会上,欧盟各国原则上达成一致,将在未来几年加大防务投入,并优先解决如防空系统老旧分散、弹药生产数量短缺以及部队机动能力不足等“关键防务能力短板”。然而,在防务开支和采购机制等老大难问题上,欧盟内部分歧仍然十分明显,以致未达成具体协议。据欧盟委员会估算,欧盟未来10年要切实强化防务,需要高达约5000亿欧元的投资,而在欧盟2021年至2027年预算中,防务领域仅获得约80亿欧元资金支持。
如何弥补资金缺口,欧盟各国也意见不一。有欧盟官员指出,此问题不在于是否增加防务投入,而在于如何有效增加。目前,欧盟多数国家公共财政空间有限,亟待平衡防务与民生支出。部分欧盟国家主张放宽欧盟财政规则,将防务支出从各国财政赤字中排除,以便更灵活地增加防务投入。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等国领导人,力主发行欧盟共同防务债券,视之为“充实欧盟防务的创新性方法”。德国、丹麦、瑞典等偿付能力较强的国家,则认为上述做法会加重欧盟财政负担,故而持谨慎态度。一些欧盟成员国还提议,修改欧盟贷款机构——欧洲投资银行的职责,允许其涵盖更多军事装备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范围。然而,欧洲投资银行日前刚宣布,2025年将投资950亿欧元,而防务投资仅为20亿欧元,并强调该银行“不是国防部”。
此外,另一个主要争论点在于如何采购防务装备。这不仅涉及防务资金的使用方向,更直接关乎欧洲防务自主的实质性进展。除法国坚持欧盟国家应优先购买本土生产的武器,以促进欧洲防务产业发展之外,多数欧盟成员国则认为,采购武器时应优先考虑交付速度和实战需求,而非过于看重产地。这也折射出多数欧盟国家对欧盟大国主导欧洲防务产业深怀警惕之心,且难以摆脱对美国的深度防务依赖。未来,欧盟能否平衡各国利益,找到并落实通向防务自主的有效路径,仍充满变数。(王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