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有望成为AI在法财税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元年。
4月25日,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法财税人工智能应用及其法律问题”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重点围绕AI在法财税领域的应用落地和面临的挑战展开讨论。会上,中央财经大学与诺诚法润公司达成课题研究合作协议,围绕“法财税AI”垂直应用模型开展产学研融合探索,为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助推合规化发展提供支持。与会专家认为,随着《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等政策推动,AI在法律检索、税务申报、风险预警等场景将加速落地,技术创新也会带来合规性、隐私等争议,需要各方合力解决。
在主旨演讲中,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巍涛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但是技术的演进不能离开人的主体价值,要注重AI之于人类发展的现实意义。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科技与金融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董新义认为,AI应用具有多方重要价值,在法律领域,AI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辅助法律决策,规范法律流程;在财税领域,AI可以提升财税处理效率,加强风险防控,提供智能财税咨询
“法润财税AI”创始人王璟表示,中小企业对专业法财税服务需求巨大,但传统法律服务成本高昂,企业合规难度较大,企业合规要求日益细化,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法律、财务和税务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解决困扰中小企业已久的痛点,王璟及其团队历时数月研发法财税领域的大模型“法润财税AI”,该应用平台集成合同生成、审查、财报分析、涉税预警及人工专家线上服务等全流程功能,大大降低了企业合规成本。
据王璟介绍,此次课题合作将通过中央财经大学搭建的产学研平台,在语料标注、法律法规数据库建设和模型调优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将学术智慧、产业实践与技术落地凝聚一起,为AI在法财税的落地打造新样本。董新义认为,法润财税AI作为一款在法律、财务和税务细分领域提供统合化和一体化服务的人工智能,希望其在赋能中小企业合法合规发展方面发挥普惠性的作用,在助力企业提升商业效率和推动健康发展方面作出更多努力,期待法润财税AI在高品质服务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AI在法财税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随着AI应用逐步加深,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推进。
比如,法财税领域涉及大量敏感信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关键问题,王璟认为,AI系统需要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法律和税务领域法规复杂且不断更新,AI系统需要实时同步法规变化,确保输出结果的合规性。
董新义认为,要让AI在法财税领域做到“智能向善”,需要构建“政企学研”协同机制:政府部门需加快AI相关立法,制定应用规范与完善责任界定,加强数据安全监管;企业应将伦理准则融入算法设计,同时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行业组织应加快制定技术标准和操作指引。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曹明星认为,人工智能应用的监管模式还没有建立,这里面主要是算法问题,比如,如何诠释艺术性概念,从算法角度是非常困难的。整体来说,人工智能首先是工具,法治是一个底线,二者既要并重又要进行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