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华网特别推出“赢商者说”大型主题系列采访,对话民营企业负责人,倾听行业心声,分享发展经验,关注“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新华网北京5月9日电(刘觅觅 实习生 郭浩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新兴产业纷纷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绿色转型需要更智能的基础设施,更需要重构数字世界的毛细血管。”成都云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云表示。从传统家电行业跨界到能源数字化领域,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完成了从“技术探索者”到“生态构建者”的蜕变。通过“智能硬件+AI算法+碳达峰SaaS平台”的深度融合,这家企业正以数字技术重塑能源管理范式,在公共机构节能降碳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成都云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云
十年攻坚:打造三位一体技术矩阵
2014年,带着“让能耗‘看得清、降得下、管得住’”的初心,与“用户得实惠、企业有效益、扎实推动碳中和”的坚定信念,陈云带领团队在成都开启了能源数字化和合同能源管理的探索之旅。
云卬科技构建起“智能硬件+AI算法+碳达峰SaaS平台”三位一体的核心技术矩阵。如今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65项,技术辐射网络覆盖川渝地区2400余家公共机构,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技术赋能:为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构筑技术基座
云卬科技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以“技术普惠、生态共建”为使命,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为推动公共机构能源管理的规范化贡献智慧与力量。“这些技术不是实验室里的盆景,而是要成为可复制的绿色低碳生态样本。”陈云强调。
“绿色转型需要更智能的基础设施,更需要重构数字世界的毛细血管。”指着办公室里的双碳数字大屏,陈云详细介绍着公司的技术布局。其研发的能碳双控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建筑运行实时映射为动态孪生模型,结合“能耗图谱+AI决策沙箱”双引擎,实现对建筑内高耗能设备和场景的动态模拟、能碳追踪、动态调控。为公共建筑的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构筑起兼具感知、决策、进化的技术基座。
模式创新:零投入共享技术红利
作为国内首批合同能源管理践行者,云卬科技以前瞻性的思维,不断探索能源费用托管模式,在用户零投入的前提下,让其实现技术红利共享。这一模式不仅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更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近三年,云卬科技营收年均增长18%,技术转化率高达85%,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商业价值。陈云认为,民营企业的使命在于“用市场化手段加速绿色变革”,让技术红利惠及更多公共机构与企业。
陈云表示,站在新十年的发展起点上,云卬科技将继续锚定更高坐标:三年内实现技术覆盖2000万㎡建筑空间,打造200个零碳园区样本,构建完善的公共机构碳普惠体系。低碳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那些能用数字技术重构能源基因的企业,必将赢得未来。云卬科技将继续深耕“物联网+AI+平台”的创新融合领域,为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进程贡献更多的“成都方案”,以实际行动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