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加速优化规划建设和目标定位,加速提升产业谋划和专业升级,加速打造人才基地和合作平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扎根地方、融入产业、跨界协同。
打造人文交流特色品牌,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发挥好学校作为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的平台优势,借助地处上合示范区的地域优势,与国内外艺术院校、行业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互访交流组建产教学研团队;组织师生参加国际艺术交流项目,促进当地非遗项目胶州秧歌、茂腔、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国际交流合作;助力“上合之夏”国际化特色文化活动。
提升服务地方质效,深度融入上合示范区发展格局。学校组建学生俄语志愿服务社团、志愿者队伍,保障区域合作活动。面向青岛市、胶州市及上合示范区驻地学校开展了3批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升社会服务职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产业需求合理布局相关专业。学校对接青岛市现代商贸、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旅游等“24条产业链”,对接重大战略和产业需求布局专业,主动增设3个新兴紧缺产业相关专业,建立学校专业建设的质量效益、产教融合、师资队伍等新增专业评价的标准链,编制专业调研的政策依据、市场依据、现有办学基础等内容体例,建立院-校两级论证机制,深入企业进行市场调研,邀请校外专家进行3轮校内论证指导,科学确定拟新增专业。深化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共享。优化专业供给机制,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导力度,建立职业院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深入实施校企合作招生、现代学徒制培养、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完善“国家-省-校”三级高水平专业群培育与建设模式,扩大高水平专业群的辐射带动影响。结合行业数字化变革增设专业。培育学前融合教育专业群、数智商贸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等6个专业群,分批遴选、重点打造校级专业群。学校以申报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为抓手,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立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目标链和标准链,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求”和“建设任务”推动专业变革,充分体现高端、智能、绿色、低碳理念,突出数字技能、绿色技能的培养,更好地服务产业升级。(闫召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