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度“妇幼健康看中国”宣传推进活动(南通站)暨“智启生命新程 创领妇幼未来”主题交流会议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圆桌讨论环节,多位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者围绕“如何助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进一步提升妇女儿童健康获得感”表达观点、分享经验。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党委书记李忠民担任主持。
随着婚育观念转变,高龄孕产妇占比呈上升趋势。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刘志伟介绍,针对高龄孕产妇生育痛点和难点问题,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紧密型医疗集团,借助综合医院提升救治能力,高龄孕产妇出现复杂病情时,无须紧急转院就能获得多学科专家的联合诊治。
刘志伟同时提到,高龄孕产妇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为此,该院将孕产期抑郁筛查纳入常规孕产期保健和产后访视,进而早期识别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及时予以干预或转诊,同时将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孕妇学校线下、线上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对孕产妇进行个性化“一对一”心理疏导。
在陕西省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党峰看来,进一步提升妇女儿童健康获得感,需要着重呵护“特殊群体”。
陕西省安康市地处秦巴贫困山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较多,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的“预防—筛查—干预—训练”全链条、全周期儿童保健服务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党峰说,儿童营养门诊开展体格生长监测和全面营养评估,将有效降低儿童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疾病发生。心理行为门诊运用心理测评量表,结合行为观察,多维度评估儿童心理发育状况,及时发现焦虑、抑郁、发育迟缓等心理行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疏导。康复训练中心组建专业团队,为筛查异常儿童提供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治疗,并帮助留守儿童申领残疾康复训练救助金,确保相关服务均等可及。
“坚持临床与保健、中医与西医并重,才能更全面地回应妇女儿童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吕伟彬介绍,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主动求变,瞄准中医药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充分整合院内中医资源,打造集中医诊室、名老中医工作室、健康调理养生区、中医妇儿诊区、中医治未病区为一体的国医堂;紧盯中医药融合发展的着力点,积极推动“中医服务进病房”模式,在儿童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多动症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女性卵巢功能早衰、复发性流产等方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20余种50余项。打通中医药融合发展的关键点,开展“孕程无忧”中医特色服务,覆盖孕期、分娩及产后等不同阶段,开展“中医护苗”儿童健康提升行动,针对儿童常见病实施小儿推拿、药浴足浴等中医特色服务,开展“女性芳华”中医协同服务,将中医调理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并应用于痛经、月经失调、妇科肿瘤等疾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