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间潮铺前花灯锦簇、一排排宋韵文创鲜丽传神、一个个IP盲盒新潮时尚。五一小长假期间,路过吴山脚下的市民游客惊喜的发现,吴山广场上原来闲置的几块空地上规划出了2个市集场地,将“吴山天风”美景串珠成链,打造出了老少皆宜的城市微度假“新”场景。
如今在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已经拥有了5处这样的特色市集。其中,吴山天风市集以“城市放风·理想三寻”为主题,汇聚超过80个品牌,拥有自然造物、新派饮食、文创生活、传统手艺、民谣乐队、分享会等诸多特色活动板块。吴山花车市集,以“新文创”模式 ,融合了多种业态,一辆车就是一间商铺,外形可爱色彩靓丽的潮流“花车”散发着时尚感。匠心市集是由原光复路小吃街改造而成,主要售卖匠心独运的手工艺品,一字排开的传统木质结构亭位,优雅质朴又不失情怀温度。南宋御街宋韵市集、叭蜡子广场茶集,也凭借独特的市井潮流魅力,在社交平台频频出圈。
今年3月26日,杭州市正式发布外摆新政2.0版本。政策明确,对省级及以上示范智慧商圈和文旅消费集聚区落实打造夜消费集市、文化艺术展演点、特色售卖点。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清河坊历史街区的空间场地资源,有力拉动商圈实体消费,让这条历史老街既有烟火气又有品质感,成为了摆在杭州市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眼前的重要课题。
“城市管理需要堵疏结合,一味堵会遏制商业活力,一味放会让城市杂乱无章。这需要我们找到一个堵疏的平衡点。”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全市外摆新政出台以来,上城区创新开展的“四上四有”式商业外摆新模式,上“轨”为管理有标准,上“心”为服务有温度,上“品”为外摆有颜值,上“流”为推广有成效,推动外摆经济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近期,为更好推动这五个特色市集落地清河坊,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新政2.0落地期间,通过实地踏勘、现场交流指导,为运营主体提供“全周期”对接服务,因地制宜挖掘历史街区房前屋后“碎片空间”,赴现场踏勘10余次,规划市集总面积达7700余平方米。同时,按照“一街一方案”指导运营主体依据区域特点、市集定位、装修风格等设计方案,规划设置摊位140余个。
“这个假期,生意的火爆前所未有,让我们对以后的经营更有信心。”商户陈先生经营着一家竹藤编制的传统手工艺体验店。他认为,现在杭州的历史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传统民俗游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通过这次市集摆摊的新体验,自己已经准备好,要迎来生意的一波新高潮。据了解,这个“五一”假期,清河坊客流量比以往同期增长15%,市集营业额超过120万元。
特色市集的推出,摆出了人气,完善了街区的商业生态,也摆出了规范管理的新面貌,不仅让人感受到外摆新政2.0带来的时尚烟火气,同时赏心悦目的市集布景、艺术美陈也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了城市品质的不断提升。
“培育特色市集绝不是摆几个摊位这么简单,要在外观上精心设计,与街区的环境风格一致,注意营造氛围和格调,提升美观度,有了良好的环境才能让人愉悦消费。”据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清河坊的5个特色市集培育充分结合了河坊街、吴山广场、南宋御街三大区块各自的区域特色,在历史街区的整体大环境中又形成了各自的城市美学风格,这种差异化的形式,更能令人流连忘返,进一步吸引了客流。
融合老建筑的宏伟与现代繁华的氛围,成就了清河坊这条文化底蕴深厚的商业古街。当前,迭代优化的营商环境,提档升级的城市品质,也会持续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清河坊打卡,来感受历史风韵与市井潮流交融,商业与文化并存的消费新体验。(潘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