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作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组织专家研究起草并发布《全国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连花清瘟、连花清咳等多种常用中成药被列入该《方案》。
儿童呼吸道感染属于中医学“感冒”“咳嗽”及“肺炎喘嗽”等范畴。据了解,《方案》结合本轮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的临床特点,为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和临床用药参考,以规范我国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医药防治。
《方案》指出,病因分外因和内因两大类,外因责之于风、寒及热邪等,内因责之于肺脾气虚、卫外不固。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方面,《方案》提出分期论治的治则治法,明确此类疾病在初期、极期祛邪为主,恢复期以扶正为要。比如在疾病初期,如果患儿出现发热重,恶寒轻,咽痛,流黄涕,咳嗽咽红,苔薄黄等风热袭表证时,可用银翘散或桑菊饮等方药以及连花清瘟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而在疾病极期,出现高热不退、咳声剧烈等痰瘀闭肺证时,可采用千金苇茎汤、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等方药以及连花清咳片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据了解,连花清瘟的组方是以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和吴鞠通的银翘散为基础方加减化裁而成,卫气同治、表里双解;并汲取明代吴又可治疫病用大黄的经验,先证用药、截断病势,全方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作为应对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代表性中成药,连花清瘟已多次被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列入多个防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诊疗方案或指南共识。
连花清咳片则是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针对咳嗽咳痰问题而研制的创新中药,组方融汇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和明代叶文龄《医学统旨》清金化痰汤化裁而成。主要功效为宣肺泄热,化痰止咳,可对症治疗流感、支气管炎、新冠感染等多种疾病引发的咳嗽咳痰问题。
除了中药、中成药和中医特色疗法,《方案》还给出了居家康复指导,针对出院或门诊药物治疗结束仍偶有鼻塞流涕、咽干咽痒、间断轻咳、食欲不振、大便不调儿童,推荐一些中医药方法居家康复治疗,有助于巩固疗效,病后防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