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 24日,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研讨会围绕“聚焦科学教育一体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展开了交流探讨。研讨会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和递归创新院承办。来自全国9个省市的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校长、教师代表近300人现场参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霞主持研讨会。
海淀区秉承科学教育作为国家基石的理念,积极推进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体系,旨在打通学段壁垒,培养未来创新主力军。四组来自海淀区大中小学的学生展示了各自团队的科学探究成果,彰显了科学探索精神跨越年龄的魅力。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探索中茁壮成长,证明了科学教育的无限潜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海军在大会上致辞,他在致辞中强调了科学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鼓励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
在专家引领环节,清华大学教授白峰杉、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递归创新院院长王海龙分别作主题分享,从理论到实践,为参会人员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见解。
北航附小昌平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兰瑛,北航实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鹏程分享了在科学教育探索中的实践经验,展示了通过整合高校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丰硕成果。
天津市第七中学校长王保庆、甘肃省会宁县实验初级中学校长徐守宾、湖南省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校长夏琴以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校长李大鹏,纷纷就各自学校在科学教育实践中的创新举措与丰硕成果进行了深度交流。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张霞、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景志国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卢青青分享了如何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场景。他们强调通过科技赋能,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实践的学习环境,激发潜能,为解决国家关键技术难题培育未来的领军人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教二处副处长马可表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应不断借鉴、创新、实践,为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教育部校外监管司业务处处长章空尽强调了机制体制改革和实践路径探索的重要性。
研讨会最后,赵霞号召所有与会人员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携手共创科学教育新篇章,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