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厦门象屿”)21日晚间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66.71亿元,归母净利润14.19亿元。剔除信用减值损失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7%,经营管理优化成效初显。
2024年,厦门象屿始终坚持平台化、国际化和数智化战略,发挥资源整合和物贸联动优势,优化调整组织架构、管理举措和经营策略,进一步夯实可持续发展基本盘,实现整体经营企稳向好。
据了解,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修正,厦门象屿强化了“产研先行”“物流先行”“风控先行”的经营理念,以服务制造业客户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展现出较强的自我修复力和发展韧性。
在平台化建设方面,厦门象屿报告期内经营货量保持2亿吨以上,铝、新能源、蒙煤等细分品类保持市占率领先,锂矿、铁矿等矿产品经营量分别同比增长超160%和20%,行业地位和资源渠道优势进一步巩固。
在国际化拓展方面,厦门象屿深耕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但资源富集区域,实施“物流先行”的出海策略,打造产业化国际路线。报告期内,公司国际化业务已覆盖全球超110个国家,实现进出口及转口业务总额约224亿美元,与“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南美洲及非洲国家合作金额同比增长超50%,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超60%。
厦门象屿将非洲地区作为重点突破市场,设立非洲子公司,持续强化国际物流通道优势。报告期内,中国-非洲通道运量同比增长270%。以铝供应链为例,非洲占据全球近25%的铝土矿资源储量,但开发率长期较低,且物流基础薄弱。厦门象屿抓住这一机遇,逐步实现了上游资源整合、物贸联动和产业链运营三大核心竞争壁垒的立体化构建。2024年,公司铝土矿经营量突破1,000万吨,其中非洲矿进口量超740万吨;氧化铝经营量近700万吨,市占率稳居国内前三。
在全产业链形成服务优势后,厦门象屿迅速切入有赋能价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形成“供应链服务+生产制造”的产业链运营模式,提高综合收益水平,缓冲产业周期性波动影响。2024年厦门象屿造船板块交船数量与新接订单量、接单毛利均再创新高,报告期末在手订单合计达89艘,排产至2029年。2024年8月,厦门象屿通过司法拍卖方式竞得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核心资产,预计2025年中完成复工复产,投产后预计进一步提升造船板块整体产能40%—50%。
对于2025年的经营计划,厦门象屿表示,随着政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公司将充分汲取过去两年的经验教训,全面优化经营策略、风险管控和业务结构,必能在产业周期波动中,破解发展瓶颈,稳固可持续发展基本盘,朝着“成为世界一流的供应链服务企业”稳步迈进。(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