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网文化产业IP(陕西省)启动仪式暨城市品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活动旨在依托陕西丰富的文化积淀和西安成熟的文旅生态,深入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推动文化产业与城市品牌的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IP,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并为城市品牌的塑造与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产业共创中心负责人张保平参加圆桌对话
文化产业共创中心负责人张保平在参加“机遇与挑战,文化赋能城市品牌高质量发展”圆桌对话时表示,文化产业共创中心落户于充满艺术气息的西影电影园区,以共创中心所在的西影大厦为圆心,周边3公里范围内,遍布着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大雁塔、曲江池等众多知名景区和文化打卡点。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西安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保护性产业开发,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IP产品,并进行IP全产业链的孵化培育,能够有效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张保平表示,共创中心选址在西影电影园区,正是看中了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商业业态。这个园区在保留老西影厂旧址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老“厂区”向西安文旅新地标的蝶变。园区内不仅商业业态丰富,还设有很多文旅体验和研学项目,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文旅体验。
在谈到新质生产力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时,张保平表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守正创新,发展文化新业态,引入科技元素。比如,利用5G、VR、AR等前沿技术,提升文旅产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从而赋能城市品牌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共创中心的XR文化产业演播厅已经有了初代产品。
张保平还分享了一些具体的成功案例。比如,共创中心所在的西影电影园区推出的沉浸式体验展“消失的法老”“汉阳孤军”等数字项目,以及西安市沉浸式文旅项目“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都是文化、艺术、科技、旅游有机融合的典型代表。
在与其他嘉宾的交流对话中,张保平认为,好的文化产业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产业园区以及文创产品有效转化。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因此,文化产业共创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西安多元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以陕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场景,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传统华服以及基于西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旅游项目等。
目前,文化产业共创中心已经围绕文化+旅游、教育、乡建、演艺、影视、商业等产业方向,全面打造高品质、可持续的文化产业创意输出解决方案及落地服务。同时,共创中心还以“一个产业IP、一个智库平台、四大共创计划”为发展架构,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业态布局。
张保平表示,未来,文化产业共创中心将借助新技术,挖掘新要素,讲好西安故事,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多业态文化的赋能,推动城市品牌的高质量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