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陈列馆在东莞开馆】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之际,8月3日,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陈列馆在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开馆。该馆历经9个月筹建,以“初心无悔 家国与共”为主题,展示了叶挺、李秀文为国家统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惧牺牲、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良好场所。该馆总占地面积为2528平方米,综合运用浮雕、场景、影像、互动丰富的形式设计,以叶挺将军戎马一生为主线,叶挺、李秀文生死相伴的爱情为副线,划分为“为生民立命”“为家国而战”“虽身死犹无悔”三个篇章,综合展示了叶挺、李秀文一生践行国家大义、初心无悔的革命事迹。
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陈列馆展厅内部(图片来源:长安镇宣传文体局)
【天后博物馆重新开放】8月4日,深圳市南山区天后博物馆发布开馆公告。公告表示,该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自2020年8月4日起,每月每逢初一、初十五开放,开放时间为8:00-15:00。观众可网上预约或现场预约扫码登记入馆。
天后博物馆(图片来源:天后博物馆)
【河北省图书馆将扩大开放区域】据河北省图书馆透露,该馆将于2020年8月11日起,在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开放区域,提高入馆预约上限,开展部分区域限时限流预约服务。该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6:00。开放区域在原有开放区域“总服务台、A区一层大厅、A区一层报纸阅览室、A区二层南侧期刊借阅区、A区三层普通图书借阅区”的基础上,增加“少儿书刊借阅区”,多媒体阅览区和儿童活动区暂不开放。此外,每日入馆读者上限提高至1500人。读者入馆需提前通过河北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
河北省图书馆(图片来源:河北省图书馆)
【希腊首个水下博物馆开馆】8月1日,希腊首个水下博物馆在爱琴海西部阿洛尼索斯岛附近海域落成,以展现一处公元前5世纪的沉船残骸。该馆于8月3日至10月2日期间对持证潜水爱好者开放,而没有潜水技能的游客可以在岛上的一处信息中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参观。阿洛尼索斯市议会主席玛利亚·阿加鲁(Maria Agalou)称,这艘沉船位于派里斯泰拉岛(Περιστέρα)海岸附近21至28米深处,很可能因恶劣天气于大约公元前425年沉没。其原为古代大型商船,载有3000至4000个双耳瓶,用于运输产自希腊北部哈尔基季基半岛和斯科派洛斯岛的葡萄酒。这些双耳瓶于1985年被渔民发现,因其保存完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双耳瓶遗存之一。希腊当局还计划开放当地的另外四个沉船遗址,以吸引更多潜水游客。
潜水爱好者将得以游览阿洛尼索斯岛附近海域的古代沉船遗骸 Y Issaris/AFP/Getty Images
【中国】浙江美术馆:8月9日—9月8日,浙江美术馆、浦江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仙华双甲——吴茀之、张书旂诞辰120周年特展”。展览分为“仙华双甲”“纵横求索”“各擅胜场”三大版块:“仙华双甲”主题为吴茀之、张书旂二人的出生环境、家庭背景及22岁前活动;“纵横求索”讲述了两人早年在海上求艺和“白社”论艺的历程;“各擅胜场”展示了“白社”活动停止后至两人去世前,各自形成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品。展览共展出吴茀之、张书旂花鸟、山水作品和文献资料140余件。
“仙华双甲——吴茀之、张书旂诞辰120周年特展”海报(图片来源:浙江美术馆)
【中国】中国雕塑博物馆: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大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将于8月8日在大同中国雕塑博物馆重磅启幕。展览分为U12-少儿组、U15-初中组和U18-高中组三个年龄组,展出了传统架上雕塑,空间、环境、材料作品、装置性作品、数码3D造型作品等。展览旨在关注现实、面向未来,激励广大青少年通过结合三维造型和审美观念雕塑作品的方式,用心感受社会生活,激发美好想象力,放飞梦幻创造力,放眼世界,为中国“塑型”。展览将持续至8月30日。
“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海报(图片来源:中国雕塑博物馆)
【中国】今日美术馆:8月15日,由今日美术馆、森林中国美术馆共同举办的“自然与自在——李雄伊油画新作展”即将在北京市今日美术馆开幕,届时将展出艺术家李雄伊的多幅油画作品。关于李雄伊,策展人杨维民曾这样评价:“雄伊是一个‘我画故我在’的本真艺术家,十年前我采访雄伊,他有问必答,颇有礼貌,但俗问必怼,毫不客气,从不迎和。他画画没有那么多羁绊,就是十分热爱。他纯粹的自然而然,从没想成名成家,更没想过成为大师。”展览将持续至8月29日。
“自然与自在——李雄伊油画新作展”海报(图片来源:今日美术馆)
《月亮船》(二)/李雄伊/布面油画/80cm×100cm(图片来源:今日美术馆)
【中国】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由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龙翔九天——元明清龙纹御用瓷器展”将于8月8日通过线上“云展览”的方式展出。展览遴选了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明代御窑遗址考古遗物,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北美十面灵璧山居等所藏元明清龙纹御用瓷器共150余件(组)。展览旨在通过如此大规模的龙纹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物资料整理,探讨众多主流学术问题,并与社会大众共同探讨龙文化在中华文化流变中的影响。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
展览作品之釉里红云海九龙如意耳抱月瓶/清乾隆(图片来源:保利艺术博物馆)
【日本】东京都美术馆:“The UKIYO-E 2020—日本三大浮世绘藏馆(日本三大浮世絵コレクション)”展览正在进行。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兴起的一种绘画形式,题材极为广泛,包括花鸟、风景、美人、历史掌故、民间传说等,为平民所喜爱。浮世绘的魅力甚至漂洋过海,在西方引发了“日本主义(Japonism)”的风潮,并对西方印象派绘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著名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创作的《富岳三十六景之神奈川冲浪里》,更是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日本美术作品之一。本展集结了在质量与数量上突出,堪称浮世绘三大藏馆的太田纪念美术馆、日本浮世绘博物馆、平木浮世绘财团的名品佳作,精选约450幅浮世绘作品展出。虽然有人认为许多浮世绘名品已流失海外,但其实日本国内存有世界上最高水准的浮世绘藏品。观众将欣赏到从浮世绘发展初期到幕府末期的约60名画家的名品佳作。展览将于9月22日结束。
《花下美人》/石川丰信/延享年间(1744-1748)/平木浮世绘财团藏(图片来源:东京都美术馆)
【余德耀美术馆将举办“危情世界的娱乐逻辑”讲座】8月8日19:00-20:30,上海市余德耀美术馆将举办“电影知多少”系列讲座第四讲——“危情世界的娱乐逻辑”,活动届时将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线上进行。本次讲座,该馆特邀电影文化研究者、影评人王培雷从当前展览“制作中:艺术与电影的工作场”中的作品出发,再到电影《超人》和《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解读其中对现实世界充满变数的焦虑,探讨世界格局变动与超级英雄电影演变史之间的联系。感兴趣的听众可通过扫描官方提供的二维码参与活动。
“危情世界的娱乐逻辑”讲座海报(图片来源:余德耀美术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千年古都看西安”微课堂开讲】8月5日—8月22日的每周三、周六,陕西历史博物馆微课堂“千年古都看西安”将按时开讲。陕西历史博物馆微课堂共计六讲,精选了该馆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中各朝代的主题文物,以文物知识为切入点,为大家云讲述“千年古都”——长安城的发展历程。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古代文明”展厅(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走进清陵地宫”讲座】8月7日15:30—17:00,讲座“走进清陵地宫——以清东陵为例”将于中国丝绸博物馆开讲。该讲座由东陵博物馆馆长、研究室主任,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李寅主讲。讲座共分五部分:风水、建筑的背后、关于地宫、关于珍宝、关于盗案。主讲人讲述了清东陵出神入化的地理环境、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神秘莫测的地下宫殿、震惊中外的东陵大盗等,对清东陵闻名中外的殉葬珍宝进行分类阐释,尤其对墓主人穿戴、盖尸等丝织品进行了重点讲述。
【武汉美术馆开展讲座“后现代进程中的中国工业版画”】8月8日14:00—16:00,武汉美术馆将开展“后现代进程中的中国工业版画”讲座。主讲艺术家易阳老师将从学术角度讲解后现代艺术对中国工业版画的影响,探讨中国工业版画在未来的发展道路。该活动将采用线下现场讲座和线上直播讲座相结合的方式,无需报名,线下活动现场限定40人。
《持续进化·战疫2020》/易阳/27cm×23.5cm/铜版画水珠技法/2020年(图片来源:武汉美术馆)
【《安徽博物院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近日,由安徽博物院出版的《安徽博物院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正式出版。经过多年的征集、收藏和保护,安徽博物院古籍藏量达到15000多部,近11万册。收藏古籍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涵盖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地域特色显著,包含大量极具文献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地方志书、宗谱及皖籍名人专著;版本形式多样,包括刻印本、木活字印本、稿本、抄本等。该书系安徽博物院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了安徽博物院藏1912年以前古籍10849部61634册,每条数据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检索使用。
【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纹瓶 首都博物馆藏】花鸟纹瓶口部呈蒜头形,细颈,鼓腹下收,通体以珊瑚红为地,其上以白、赭、绿、蓝、胭脂红、黄等色绘碧桃、翠竹、小鸟与蜜蜂;碧桃花盛开于枝头,翠竹生机盎然,一只小鸟栖息于竹枝上,另一只飞翔于花间;栖于枝头的小鸟对着飞翔的小鸟鸣叫着,顾盼多情。底部有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瓶属于釉上彩中的珐琅彩。据记载,清宫制作的珐琅彩瓷器物不过数百件,目前清宫留存及其他机构收藏的珐琅彩瓷器中,尚未发现有与其相同的器物。
请点击上图观看视频
总策划:孙巍、李万万、陈立群
项目管理:高振华、马琳、倪悦洋
新闻编辑:韩一、刘诗婷、胡甜甜
创意总监:蒋杰、包佩佩、杨陈思婕
编辑助理:陈瑶瑶、刘亭廷、裴冰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