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2024年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召开,各地的医疗“大咖”齐聚海盐。
全国性的医疗大会,为何选在海盐举办?过去几年,海盐基层卫生健康发展成果丰硕。2021年,海盐被确定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综合评价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一;2023年,健康浙江考核海盐连续5年获评优秀,在嘉兴全市位列第一……
海盐如何蹚出、走好“健康”之路?
打造15分钟医疗圈,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在海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正全面普及。全县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率和一体化率均100%、智慧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已达20家。
让患者“信得过”“留得下”才能让基层医疗机构发挥更大作用。人才是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关键,为让人才下沉一线,海盐实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级专科医院全部分别纳入县人民医院医疗卫生集团、县中医院医疗卫生集团两家医共体,实现“人员、技术、管理、服务”四下沉。全县医共体“全-专”联合门诊达30个、联合病房9个,牵头医院56位专家全部定期在基层坐诊。
将数字化融入传统中医,海盐创新“互联网+中医”模式
海盐把数字化融入传统中医,创新“互联网+中医”模式,探索“让传统中医更好造福群众”的良方。
“以前要到医院配药、取中药,还得回家熬制。现在手机上就能复诊,享受中药代煎配送服务,还能线上医保支付,医疗费用报销看得一清二楚,方便了不少。”荡镇五圣村村民陈宝珍说。
海盐基于全民健康事业发展创新推出的数字化改革项目——“数智国医”应用,正在破解“群众看中医难、用好中药难、中医药监管难”等制约中医发展的问题。“数智国医”入选浙江省数字政府系统优秀应用案例集(第一批),获评省综合医改2022年度“十佳典型案例”,获评首届全国数字健康创新应用大赛特等奖,并在全国50多个县(市、区)进行复制推广。
取得如此亮眼成绩,“数智国医”靠的是啥?其实,早在2018年,海盐就打破药房固有服务模式,撤销所有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房,建设县域共享大药房,规范中药饮片集中采购、审核、使用、储存,近600味中药饮片可供全县中医师同步开方使用,实现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和资源共享。该应用还创新中医传承机制,利用人工智能改变了中医师带徒、父传子的传统模式,推动了中医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基层化、应用智能化、服务一体化”中医药智能医共体发展之路。
构建民本卫生,打造健康海盐
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海盐就提出了“构建民本卫生,打造健康海盐”的目标。随着老龄化加速,满足老年人健康卫生服务需求,日益成为事关人民福祉的关键问题。
2016年起,海盐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当前,共组建了113个全专融合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50个家庭医生巡诊服务点,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体检、慢病随访、诊疗转诊等健康服务。2023年,全县常住人口签约率达50.19%,十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94.60%。
一个摄像头、两台显示器、一位家庭医生……在海盐县西塘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慢病一体化门诊,没有患者在场的诊疗时常进行。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询问屏幕另一端的患者情况;另一个电脑屏幕上显示患者近期的血压数值、用药情况、就诊提醒等,方便医生“对症下药”。
海盐将“两慢病”日常诊疗与公卫服务结合,在全县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起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实现两慢病诊疗、随访管理有机融合等一站式服务,并积极向其他慢病延伸。
据介绍,海盐还高标准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省级试点建设,统筹实施老年人“光明”“口福”“营养改善”“失智老人关爱”和健康服务“智慧助老”五大行动,建立“筛查-干预-服务”数字闭环机制,建立起“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全周期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努力实现“优质、均衡、普惠”的全方位老年健康服务。(任丽丽/文 海盐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