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y-statics-cdn.app.xinhuanet.com/uploadfile/xinhuahao/806f9b67-d128-4b70-b6e6-7781a25b1301.jpg)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词作者:李之仪
撰稿:江合友
诵读赏析:佟凡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点击收看·
【赏析】
这首词以女子之口,表达她对爱情忠贞的追求。清新隽永,既有民歌通俗的特色,也有文人之词含蓄的风格。
李之仪(约公元1035年—1117年),字端叔,自号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考取进士,历任万全县令、翰林学士、枢密院编修官等职。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病逝于当涂。
李之仪为苏轼门人之一,其创作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苏轼的影响。李之仪作词,推崇晏殊和欧阳修,认为作词应蕴藉深厚,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姑溪词》《姑溪居士文集》和《姑溪题跋》传世。
《卜算子》,词牌名,正体为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关于词牌名,人们多认为源自占卜算命的小曲。所咏题材广泛,有写景、抒情、言志等,风格流美含蓄,平和婉转。《卜算子》词牌还有许多别名,比如《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此作为李之仪名篇,清新隽永,既有民歌通俗的特色,也有文人之词含蓄的风格,兼俗白与雅致两种特点于一身。词以一位女子之口,表达她对爱情忠贞的追求。
开端直陈其事,我住在长江的这头,而我思慕之人住在长江的另一头,我日夜思念他,却不得相见,只是共饮着这一江之水。佳人相思之长如长江万里,诵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站在长江上游某处翘首而盼的女子,她的目光随着奔流的江水而去,寻觅着情郎的身影。
下片仍扣紧江水继续下笔,在上片思君却不得相见的基础上,说自己的相思之情亦如江流一般,长江滔滔奔流不息,此情脉脉难以枯竭。作者二句似从乐府民歌《上邪》中化用而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连用数个不可能的现象,表达自身对爱情的忠贞。而李之仪则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顺着自然现象落笔,江水不会休止,我的离愁别恨亦不会穷尽,相思之情何其深沉!然而,词人末句又将情感升华,将此前的不能相见的悲戚转变成对意中人的期许,既然江水不休,离情不止,那么便希望君心如我,不负相思。
撰稿:江合友,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著有《明清词谱史》《宋代文学概要》等,出版自作诗词《白石簃词稿》《萸轩词存》,主编《清代词谱丛刊》。
诵读赏析:佟凡,表演艺术家,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理事。获文化部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政府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奖、公安部特殊贡献奖、第九届亚洲国际微电影节优秀男演员奖、第五届金风筝艺术节最佳男主演奖。主演和参演影视剧几百部集。
主创人员名单
总策划:沈蓓莉、范卫平
策划:黄炜、陈爱民、黎刚、孙巍、王秋、李秀磊、林云
统筹:胡银芳、高建荣、毛蓉蓉、常烨
撰稿:王贺、冯倾城、刘先琴、江合友、李让眉、肖亚男、陈才智、陈骥、蒙曼、路英勇、樊令(按姓氏笔画为序)
监制:钱宇、刘莹、王洋、杨隽、张宝玉
多媒体公众号主编:洪博
融媒体:白钢、天时、雷杨、马鹏、宋扬、朱伟雄、高磊、李林、权敬、刘强、陈静、徐林、常炯辉、黄俊
文字编辑:张冉、高玮齐、王雅卿
美术编辑:孙文君
音视频制作:北京京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