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首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相传清朝派四品钦差大臣监制阿胶进贡朝廷,固又得名“九天贡胶”。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宝”。
现代生活中,阿胶依然作为常见的滋补品出现。如何食用阿胶效果更佳?哪些情况适合服用阿胶调理身体?让我们一起了解。
药食同源的阿胶该怎么吃?
阿胶棕色质脆,常被加工至块状。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和女性喜爱的保健品,生活中阿胶常辅以枸杞、黑芝麻、核桃仁、大枣制作成阿胶糕,用于补血养颜。
具体做法:将阿胶块打碎成粉,加等量黄酒冲调均匀,静置24小时,再次搅匀放入锅中小火熬制,熬至“挂旗”,将辅料放入锅中翻炒,小火收汁,最后将翻炒均匀的阿胶平铺至托盘中,冰箱冷藏后切片,即可食用。
除阿胶糕外,阿胶还可作为其他食材,以下为生活常用的阿胶食疗药膳方。
【阿胶豆浆】豆浆150毫升,阿胶10克,白糖适量。将豆浆煮沸后,纳入阿胶烊化,加入白糖调味顿服,每日一剂。可益气养血,适用于产后血晕。
【阿胶鲤鱼汤】鲤鱼约500克一条,阿胶10克,糯米50克,陈皮少许,生姜3片,调味品适量。将鲤鱼刮洗干净,去肠杂,不去鳞,与糯米、陈皮、生姜等同放入锅中, 加清水适量,煎沸后,文火煮至鲤鱼烂熟,纳入阿胶、食盐等,再煮两沸饮服,每日1剂,连续1周。可益气养血 、安胎通乳、适用于孕妇腰膝酸软、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产后缺乳、乳汁分泌不足等。
养血止血阿胶组方临床应用
阿胶,作为“补血圣品”和“妇科圣药”,用于妇科血
证,既能治标止血,又能治本补虚,是女性养血止血的良药。1.治疗女性非经期出血、“崩漏”
“崩漏”指妇女非经期阴道持续出血淋漓不尽,或大量出血;女性排卵期出血又称为“经间期出血”。胶艾汤为《金匮要略》中调和冲任、补血固经之剂,主治妇女冲任虚而固摄不足、经血多。该方由阿胶、艾叶、当归、川芎、地黄、芍药、甘草、清酒、仙鹤草、益母草、没药、乳香等组成,可活血止血,化瘀生肌,加快子宫内膜再生。黄连阿胶汤治疗血热型崩漏;温经汤是治疗寒凝血瘀痛经的名方。
2.治疗带下出血性疾病。
赤带系指妇女阴道排出的红色黏浊性液体,即阴道血性分泌物。清肝止淋汤是由10味药物组成 :白芍、当归、生地、阿胶、黄柏、粉丹皮、牛膝、香附、红枣、小黑豆,是治疗赤带的有名方剂。
3.治疗妊娠出血性疾病。
胎漏是孕期阴道间断性少量出血,无腰酸腹痛。胎动不安是孕期小腹坠胀或腰酸腹痛,伴有阴道少量出血的妇科疾病。寿胎丸,由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组成,具有补肾养血安胎、固摄统血的作用。
4.治疗产褥期出血性疾病。
妇女生产时出血较多,元气、阴精耗损导致阴虚生内热,冲任不固,迫血妄行,可导致恶露不绝。黄连阿胶汤具有清热、止血、养阴作用,加乌贼骨收敛止血,治疗产后阴虚出血疗效好。
妊娠妇女药物流产可能会因气虚、血液瘀滞造成月经周期紊乱,治疗主要是益气、温经、化瘀止血。胶艾四物汤由阿胶、艾叶、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白术、黄连、黄芩、生地黄、栀子、地榆、甘草 ,主治妇人血虚火旺,血崩不止。
用阿胶爱上火?服用阿胶注意啥
俗话说,“人参要新,阿胶要陈”。很多人食用阿胶后容易上火,尤其是新制成的阿胶。中医认为,新制成的阿胶带有“火毒”,阿胶放置温燥性会降低, 5年温燥性减半,10年会变成平性,服用陈阿胶不易上火。通过检测不同年份阿胶成分发现,放置时间越久的阿胶挥发性碱性物质的含量越低,有效成分的含量基本不变。挥发性碱性物质有一定毒性和致敏性,新鲜阿胶易上火可能与挥发性碱性物质含量偏高有关。
阿胶虽为药食同源,滋阴补血止血的功效良好,但服用需适量,而且阿胶并不适合所有群体。《中国药典》规定阿胶用量3-9克。阿胶是滋腻之品,使用时需配伍入药。《本草经疏》记载:“阿胶性黏腻,胃弱作呕吐者勿服;脾胃虚,食不消者亦忌之”,所以当超量使用,或给脾胃湿热、气机不畅的人使用会未补气血,先伤脾胃,乃本末倒置。
另外,以下人群应慎用阿胶:
1. 感冒患者体质虚弱,应慎重服用阿胶;
2. 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使用时要遵循医嘱,不得擅自服用;
3. 中风病人也不宜进补阿胶。阿胶有升高血小板的作用,中风病人服用可能引起再次中风。
综上所述,阿胶为妇科常见补血止血的要药,可组方作为妇科非经期出血、妊娠性期出血、产后出血的用药,在日常生活中和食材一起制作也可用于补血养血。阿胶止血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血小板、血钙含量,有黏性可附着在毛细血管表面。陈阿胶挥发性碱性成分的含量下降,温燥性降低,使用后不易上火。脾胃虚寒、感冒患者、中风患者、特殊人群服用阿胶需慎重。
阿胶小知识:阿胶都是驴皮吗?
阿胶主要由胶原蛋白组成,为主要活性成分,可水解为明胶、蛋白质、氨基酸。药理研究表明,阿胶止血的机制为增加血小板含量,避免血小板减少引发的出血,且阿胶能促进钙吸收,增加血液中钙含量,保持体内钙代谢平衡,进而增加止血作用。阿胶还利用其黏着性附着在毛细血管表面,阻止出血。阿胶同时具有增强免疫、保护大脑、抗休克、促进骨愈合等作用。
阿胶的原料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演变:牛皮为主-牛皮、驴皮混用-驴皮为主-驴皮。现在制作阿胶用的是驴皮。早期用胶多样化,先秦有胶多种,“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没有驴皮胶。至汉《神农本草经》有“阿胶”之名,但未指明是由何种材料制成。三国至南北朝之间,认为什么皮都能制胶。唐宋牛皮、驴皮胶已成两大主流,且驴皮胶药用好于牛皮胶。驴皮胶已占主导地位。明代己以驴皮为主,有的明代本草著作,甚至指出是黑驴皮。清代有记载:阿胶应以乌驴皮和阿井水制成,而把牛皮胶当作伪品。
作者: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 张晓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