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浩碧水,朗朗晴空。秋日的钢城,白鹭等水鸟嬉戏于碧水蓝天之间,时而悠然觅食,时而振翅疾飞,好一幅美丽迷人的自然画卷!这是钢城区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钢城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硕成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钢城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努力擦亮生态和谐的幸福底色。
聚力攻坚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钢城蓝”已成为钢城最耀眼的生态底色,见证着钢城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近年来,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蓝天更多了,生态“颜值”更高了,环境“气质”更好了。
管控重点污染源,空气质量名列前茅。重点开展VOCs和工业炉窑专项整治,现场调研32家工业企业、2家家具制造企业,推进低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核查79家企业179台工业炉窑的治污设施配套运行情况,督促整改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不规范等问题;严查超标排放、冒黑烟、未喷码等违法违规行为,遥感监测车辆16247辆,路检路查车辆1800辆,监测非道路移动机械176台,检查加油站39家,督促对发现的问题立整立改。1-9月份,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9,同比改善0.2%,现状排名位列全省第70名、全市第2名,改善率排名位列全省第35名、全市第2名,综合考核位列全市第2名。
强化科学分析,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强化排口溯源分析,聚焦重点涉水企业,梳理形成问题清单,精准治理企业水污染;规范排口“户籍”管理,摸排入河排口110个,对监测发现的水质异常雨水排口,严格督促进行问题整改;开展汛前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清理河湖淤积底泥、生活废弃物,集中力量解决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的突出环境问题。今年以来,全区5个重点河流考核断面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总体保持稳定。
着重规范管理,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开展危险废物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整改问题150个;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对纳入重点监管的38家工业企业开展考核评估,发现问题139个,均已整改完成;联合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检查核技术利用单位13家,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组织开展物料露天堆放、闲置院落和非法企业专项排查,摸排闲置院落134处,排查整治非法企业86家。
统筹发展与保护
稳步提高监管效能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钢城区持续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不断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要素保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企业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把握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不断简化办事程序,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保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今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5个、网上备案134个、环保说明27个;完成排污许可证线上质量审核249家,其中变更111家、延续排污许可证94家、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9家、申请10家,现场核实40家,为37家企业新上及改扩建项目完成总量确认工作;助力企业提升环保绩效,制定“一厂一策”创A方案,督促企业全面整改提升,今年新指导帮扶1家企业申报环保绩效A级企业、2家企业申报环保绩效B级企业。
加强柔性执法,帮助企业健康发展。积极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推行非现场执法检查,对全区列入正面清单的6家企业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18家次,非现场执法检查占全部执法检查的30%。组织对2017年以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积分开展集中清理核销,已完成200余家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负面信息核销,相关企业环境信用得以恢复。扎实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对全区工业污染源开展拉网式检查,全面查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并帮助指导企业制定治理方案,提高企业污染防治水平。
依托环保网格,发挥基层治理优势。今年以来,环保网格员出动巡查35228人次,巡查工业企业、建筑工地等各类污染源808个,发现问题2494个,均已办结。依托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网络,优化完善数据异常报警处理流程,快速排查局地空气质量数据异常,有效提升事件响应速度与质量。今年共处理各类站点报警信息580余条,均已排查并反馈。持续利用智慧环保视频在线巡查,管控各类建筑工地周边扬尘污染等问题。
以人民为中心
提升服务水平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钢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对群众反映的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突出问题,做到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对已核查的投诉举报,在规定期限内将办理情况回复给投诉举报人,争取群众支持;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作出承诺,限期解决,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对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的信访件问题,开展不定期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今年以来,钢城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环保宣传活动,到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宣讲活动6场,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次,到大汶河公园等场所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活动8次,组织开展环保设施开放活动2次、保护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1次,在六五环境日、低碳日等关键节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企业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系列宣传活动,发放各类环境保护宣传资料,让群众体会到污染防治攻坚战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和实惠,推动全民环保意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