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月17日电(吴剑锋 刘默涵)当前“老龄化”和“少子化”叠加,如何让银发族老有所养的同时,为青年解决生养托育的后顾之忧,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2025福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一老一小”话题,积极建言献策,让“民之所盼”成为“政之所向”。
《2023年度福建省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指出,截至2023年末,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7.88%,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2.62%。老龄化程度加深带来严峻挑战,也给健康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健康产业有望成为推动未来万亿级市场增长的新引擎。”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会主委吴志明说,当前我国健康产业仍存在体系不完善、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定位不明晰等问题。
对此,他建议,充分挖掘和发挥福建省在森林康养、鞋帽产业、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调研,因地制宜加快布局“健康经济”,以此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例如,依托武夷山生态优势打造康养小镇集群,发挥福州、厦门在科技工业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重点布局大健康医疗器械和保健药品等研发与生产。
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福建出台促进“一老一小”家政服务发展等政策文件,构建“福见康养”公众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新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52个、示范性长者食堂405个,新增托位1.7万个。一些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集成了“学堂、食堂、会堂”功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未来社区养老要在‘互联网+’上下功夫,提升社区康养的智慧化建设。”福建省政协委员、民进省委会社会服务和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庄燕华建议,以社区医院、社区养老驿站为依托,支持医疗机构以“互联网+”模式,走进社区及家庭。开展线上问诊及药物配送,方便老年人就诊服药;也可通过家庭病床,实现老年人的慢性病治疗、护理等。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福建将持续完善养老托育体系,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深入挖掘“一老一小”家政服务潜能,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当前,我国超三成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存在送托需求。然而,受服务、价格等诸多因素制约,多数家长不敢托,当前全国实际入托率仅为7.86%。”福建省政协委员、厦门湖滨中学校长叶瑞碧在福建调研发现,许多育龄产妇面临“不敢生,生了不敢托”的烦恼,千人口托位数仅3.76个。
叶瑞碧认为,面对托育困难与幼儿园生源下降两大现实问题,加大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力度,完善福建省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尤为重要。未来可把主要精力放在幼儿园的向下延展上,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托幼质量。可开展跨园、跨区师资交流,将幼儿园富余师资调配至托育岗位。对转岗教师进行0—3岁婴幼儿保育、教育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以满足托育师资需求。